将茶与女人相提并论,古已有之。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譬喻之妙,想来古今茶客早已了然于心。女人似水,茶喻佳人,贴切,更意味深长。如此,茶客们品茗时,那份尽在不言中的沉醉,也就不足为怪了。
不同的女人,风情气度自然不同。有的看似平淡,处得深了,便有暗香阵阵袭来;有的乍见惊艳,却经不起推敲,时日越长越见庸常。即便是同一名女子,处在不同的年龄,经了不同的事,气质神韵也会悄然变化。可见识女人,容貌之外,更有气韵、谈吐、性情等等层面可以增减分数,实需细致体味方可咂摸出个中滋味。
这与品味佳茗时“观其形,听其声,闻其香,品其韵”颇为相似。不同的茶,外形不同,茶落茶碗的音质不同,味道更有高低。即使同样的茶,茶汤也会因了水质的优劣而细微变化,茶韵更随着冲泡次数的递增而起起伏伏。
瞧,品茶与品女人一样,曲径通幽,妙趣横生。
茶分上中下等、极品。女人,亦大致有平常的、风致的、美好的和极品之分。
三等茶,外形平平,茶落茶碗声音暗哑,有茶香,却又香得不够周正,香味飘忽不定,难以捕捉,茶汤微微泛红,入口略显苦涩,少了一滑而下的痛快,再品,竞连苦涩也没有了,变得寡淡无味。不过,尽管等级不高,它依然具备基本的保健功能。
平常女子就像这三等茶叶,容貌、气质、涵养尽管平平,却颇为贤淑,“上不得厅堂”,“厨房”却是“下得了”的,无法让人流连,然而质朴实在,柴米油盐般的女子,操持着平常人家的平常日子,庸常是庸常了些,不过。也不乏温暖。
二等茶有两种。一种外形漂亮,茶叶细嫩泛绿,茶汤滑润,唯独少了厚度,唇齿不留香,回甘转瞬即逝,纤细的外形似乎蕴育不了厚重的力道。另一种外形虽逊色些。然一经冲泡,茶香四溢,花香或奶香在口舌间温情回转,微涩,却有一定回甘。
二等茶就像那些风致女子。一类千娇百媚,可惜走近之后,内里的单薄却一点一点地削减了她的万般风情。美则美矣,却经不起深究,徒增遗憾罢了。另一类女子恰恰相反,乍一看中姿而已,却谈吐不俗,气质不凡,轻易就能从一群人中跳脱出来,光彩熠熠。人们常说的气质型美女就是这类女子吧!两类女子各领风骚,不过,后者终究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