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刺绣 >

黎锦——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2009-07-15 16:2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存续3000年以上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通过对黎族纺织工具和工艺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纺织史

存续3000年以上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通过对黎族纺织工具和工艺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特别是纺织史。方勺《泊宅编》记载:“闽广一带纺绩……摘取出壳,以铁杖捍尽黑子,徐以小弹弓,令纷起,然后纺绩为布,名曰吉贝。”

黎锦古称“吉贝布”,宋代称“黎单”、“黎幕”。

是采用木棉花果内的棉毛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黎族妇女通过简单的踞织机运用直线、平行线、三角形等图案构织成富有装饰风格的黎锦,多用于妇女筒裙、摇兜等生活用品。它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和谐,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独到之处。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比如,白沙县有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良,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有苏州“双面绣”之美。一块富含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等精美图纹的黎锦要经过纺、织、染、绣四大工艺。据黎族老人讲,织一块锦至少也得半年时间。

黎锦在春秋时期就有盛名,“黎锦光辉艳若云”就是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的由衷赞美。黎锦传递的不仅是历史价值,还有不能忽略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由于能够使用踞织机这种古老的纺织机器的人越来越少,黎锦也随之越来越少,其收藏价值尤为突出。

(责任编辑:寒江雪柳)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