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刺绣 >

顾绣——露香无痕 绣绢有踪(3)

2009-08-08 11: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叁墨宝菜蔬 2004年2月,上海政府网站要闻栏公布的11种失传的工艺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顾振海墨”。 “书家墨一缕,画家墨五色。虽云运笔工,其妙实由墨

叁墨宝菜蔬

2004年2月,上海政府网站要闻栏公布的11种失传的工艺中首当其冲的便是“顾振海墨”。

“书家墨一缕,画家墨五色。虽云运笔工,其妙实由墨。”中国书画家历来器重好墨,徐光启曾在笔记《论墨》中写道:“吾松(指松江府)制墨故与新安(指徽州歙县)齐名……以其用胶独轻,则设色不沾滞。今拓碑只用云间(松江地区的别称)墨不用新安者以此。”这里为徐光启所称道的松墨即古代上海地区所制的墨。而松墨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顾振海墨”。

“明代顾名世之子顾振海,能诗善画,得有造墨秘法,以松烟和油脑、金箔、珍珠、紫草、鱼胞捣两万杵合成墨,每锭有‘海上顾振海墨’印记,一般只送不卖。制法早已失传。”(上海二轻工业志·专记)

顾振海是露香园主顾名世的二儿子顾斗英,字仲韩,号振海。不但琴棋书画皆功,还精于古器图书的鉴别。顾振海出身豪门,他制墨只为个人喜好和声名,生产极少,只送不卖,即便好友也一人只赠一锭,不再送第二次,因此极为珍贵。他的另一种墨用倭墨重新制作而成,其表面呈松皮纹,式样为圆柱形,无款,品质更在前者之上。由于是独家秘笈,由他而始,由他而终。亦绝少有收藏,无人知晓其成分组合。

“银丝芥种邑中专,岁首辛盘供客筵。顾氏露香园制美,芥葅一味可经年。”这便是顾菜——银丝芥菜。

银丝芥也称“佛手芥”,是一种细茎,扁心,细叶子的芥菜。露香园顾家特制酸菜,鲜香酸辣,可放一年不变味,佐酒尤为爽口,被称为“顾菜”。后来世人广为仿制,成为本地人的春节宴菜,已不知顾菜原味。

露香园物产还另有记载:“法制藕粉,前朝惟露香园有之,主人用为服饵,等于丹药,市无鬻者。顺治初,始有鬻之于市,而其价甚昂,每斤纹银一两五六钱,后减至一两二钱。九年壬辰夏,犹卖纹银八钱一斤,而铺主人犹以价贱为恨。十二三年之际,得法者甚多,沿街列卖,每斤不过六七分,而半和伪物,味亦大不如前矣。”

肆蜜桃源流

“水蜜桃推雷震红,闻雷见一晕红工。露香园种今难觅,都向黄泥墙掷铜。”相传露香园水蜜桃大者如小瓜,皮薄浆甘,入口即化,每经一次雷雨便生出点点小红晕,得名“雷震红”。

据上海地方志记载:“顾氏露香园的水蜜桃早在万历年间(1573-1620年)就扬名于上海。天启元年(1621年),王象晋在他的《群芳谱》中最早记述了上海水蜜桃:“水蜜桃独上海有之,而顾尚宝西园(即露香园)所出尤佳,其味亚于生荔枝。”

露香园在康熙初年荒废,盛产区转移到城西的黄泥墙(今蓬莱市场);到同治年间(1862-1874年),迁至龙华一带。到20世纪初,龙华水蜜桃仍闻名遐迩。

露香园水蜜桃从清代初期开始向外地传播。江苏省的吴县、南通、海门和浙江的平湖等地,都有从上海引种水蜜桃的记载。浙江奉化的玉露桃和无锡的白凤桃都是由“黄泥墙”引种的。

鸦片战争后上海水蜜桃还被引种英国、美国、日本,并选育出新的品种群。

1844年引入英国,命名为“上海桃”(ShanghaiPeach)。

1850年上海水蜜桃传到美国,称为中国粘核桃(ChineseCling);从中培育出了两个新品种——爱保太(Elberta)和红港(RedHaven),成为美国现代桃的品种发展基础。

日本于明治8年(1875年)引入,名为“上海水蜜”。由于水土适宜,很快在岗山、神奈川等地得到发展。相继选育了著名的岗山白、太久保和白凤等品种,使日本桃的品种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园有嘉桃,不减王戎之李;糟疏佐酒,有逾末下盐豉。家姬刺绣,巧夺天工。露香园及其嘉桃、糟疏、刺绣,乃由座上佳客之揄扬,而名震天下矣。”这段话由《阅世编》引自顾名世的自述。“嘉桃、糟疏、刺绣”成了露香园的三大特产名物。如陈植先生选注《露香园记》中所说:“古人有因为家有名园而传名的,也有园林因主人而知名的,要说园以物名,‘露香园’是少见的一例。”

(责任编辑:绮暄)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