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三绝碑有三绝:文章绝、书法绝、镌刻绝(2)

2009-04-13 18:2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许笑雨 姚伟
其实,这又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如果搁到现在,免不了又是一场名誉权官司。不过,罗贯中虚构这个情节,也事出有因。王朗在曹丕篡汉过程中,表现积

其实,这又是罗贯中的艺术虚构,如果搁到现在,免不了又是一场名誉权官司。不过,罗贯中虚构这个情节,也事出有因。王朗在曹丕篡汉过程中,表现积极,帮了大忙,他曾经积极上表劝进;曹魏建立后,他官运亨通,一步步升迁,先后任司空、司徒,位居三公,卖力地吹捧曹丕是代天受命,绝对“正统”。刘禅即位后,他曾先后写信给诸葛亮、刘禅以及蜀国司徒许靖等人劝蜀汉投降。诸葛亮也曾写过一篇《正义》的文章书阴镌,碑文记录了曹丕当进行驳斥。在拥刘贬曹的罗贯中眼里,王朗不是啥好人,就给他设计了一个令后人耻笑的结局。但反过来看,说“三绝碑”上的文章出自王朗之手确实可信。

第二绝是书法绝。两碑由当时的吏部尚书梁鹄书写,字为汉隶字,工笔严谨,用笔刚健遒劲,字体端庄秀丽,起笔含千钧之力,行笔蕴豪迈纵逸之气……张定稳指着石碑对我们说:“最大的特点是每字一格,不蔓不枝,大小一样,无论是横看还是竖看都能成行。”现在我们使用电脑,啥时候写出来的字都是“不蔓不枝、横竖成行”,可在当时,的确是需要过人的功力的。

第三绝是镌刻绝。据说是魏晋时代的大书法家钟繇镌刻。3个人中,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钟繇的成就都是最高的,名气也最大。钟繇还是咱河南老乡,长葛人,三国时官至大傅,故后人称其为钟大傅。他也是楷书的创始人之一,据书法专家评论,“三绝碑”之所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很重要的一条是展现了当时的书法成就。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称:“其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古代人学习书法很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练武功,不但要勤奋,还要有绝学,最好是能独占一本武功秘籍。传说钟繇在当时书法家韦诞的住所,见到了前辈书法家蔡邕的真迹,苦苦求要,韦诞就是不给,急得钟繇捶胸呕血。最后还是曹操拿五灵丹救活了他。韦诞死后,钟繇秘密派人盗挖其冢,终获蔡邕手迹,因而领悟到“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的12字真言,始得其笔法精髓。

钟繇向他儿子钟会讲书法时曾说,我苦学书法30年,每晚睡在床上还用手在被子上练字,时间长了,被子都被划破;看见大自然的万物,就在心里探索其形象而书之。可见其功力之深。钟繇的书法,与以后的王羲之并称“钟王”,为后世推崇。

对于《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出自这3人之手基本没有异议,但对《受禅表》碑,许多人有不同看法,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就认为此碑是卫颛所作,此人善古文、鸟篆、隶、草诸体,为曹魏一大书家,但可惜书迹没有流传下来。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子都是书法家,一家四代享名于书坛,其中尤以他的孙女铄,也就是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的名声最大,但也没有书迹传下来。

“三绝碑”究竟出自谁手,历史上并无确切的记载,但可以想象,皇帝登基的重大事件,无论是写还是刻,肯定是当时一流的高手。想到这儿,更感觉这两块石碑确实是无价之宝。

(编辑:一步之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