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琵琶演奏与自主呼吸(2)

2009-06-26 10:0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气息运用,既要符合演奏者气息自然顺利规律,又要注意乐曲进行中的句逗划分,一定要在适当的地方换气、呼吸,如果句逗划分对

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气息运用,既要符合演奏者气息自然顺利规律,又要注意乐曲进行中的句逗划分,一定要在适当的地方换气、呼吸,如果句逗划分对了,气息也会同时变得顺畅。反之,如果气息不能适当地进行调整与控制的话,音乐语句的正常交待与叙述也会受到影响,会使语句变得不够清晰,显得语无伦次,乐曲的节奏就受到影响。

如《春雨》这首琵琶独奏曲,它是以江南评弹风格的旋律音调为基础,进行变化发展而谱成的,为我们勾画出一幅春雨降大地,万物复苏,到处充满生机勃勃的图画。乐曲的引子部分由泛音构成,安静而晶莹剔透,仿佛预示着生命的萌动。演奏时,要气沉丹田,徐徐呼出,表现出一种舒展的情调,仿佛让人看到江南春雨滋润翠绿的田野,村庄,那种优美的画面,其旋律具有评弹的特点,每句以轮音开始,以泛音结束,音乐流畅优美、清澈透明。这是一个起承转合的句式结构,每小节为一句,演奏时要注意气口,适时换气,并且要把句子的语气演奏出来。第一句因为是一个起句,它的最后一个音re,可以气息饱满,有一种上扬的感觉。第二句是一个承句,气息平稳,略带一点暗的色彩。第三句是一个转句,语气要肯定~些。第四句是一个合句,语气要平缓下来,归于平静;这部分音乐在演奏时,切忌在每一句最后一个泛音处断句、换气,把乐句弄得支离破碎,如果断句不当,气息不匀,会使流畅的音乐变得一团团疙瘩,影响到音乐表现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四、气息控制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音乐节奏的急缓,音的刚柔,力度的轻重等等,都寓不开气息的配合。演奏任何一首乐曲,演奏者都需要行之有效地控制好自身的气息,随音乐节奏的起伏收放自如,恰于其分的融入情感。

如刘天华先生创作的琵琶曲《虚籁》,表现了万籁俱寂中蕴涵着的勃勃生机。刘天华先生在此曲中用了很多种手法,吸收了古琴和北方曲艺姊妹艺术的风格和韵味特点,使这首乐曲具有独特的韵味,在演奏此曲时,也给演奏者在气息的把握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完成以上的音乐,必须依托气息上的控制,方可做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动静相宜,收放、挥洒自如。

另外,不同的音乐形象、音乐情绪,也会对气息有不同的要求。以古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例,虽然这两首乐曲都是描写秦末刘邦和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争的战争场面的琵琶武曲,但表现的音乐情绪迥异。《十面埋伏》表现的是刘邦得胜的乐曲,乐曲开始时,音乐所表现的情绪是激越、高亢的、预示着凯旋,预示着胜利,因此讲究气息的停顿与进发,在气息上要有爆发力和冲击力。《霸王卸甲》同样描写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采用写实手法,铺叙西楚霸王战败的情景。此曲着力表现和渲染的是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以及楚军的英烈悲壮。由于《霸王卸甲》描写的侧面不同,角度不同,气要沉,释放相对要慢些。全曲开始在低音区,音色选择要浑厚,情绪要求庄严肃穆,暗示着一种悲剧性的结局。气息的运用要求深沉而凝重,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乐曲的情绪、风格及人物的命运。

如盲人艺术家阿炳创作的琵琶曲《大浪淘沙》,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全曲表现的情绪有愤恨,有无奈,有对那个时代的控诉,有欲与命运抗争的愿望,也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由于乐曲的抑扬变化、情绪布局、动作选择、音色取向、音乐律动及音乐表现等,都离不开气息的影响与支撑,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一定要抓住气息的变化,注意气息的合理运用。掌握好在该舒缓时舒缓,该流畅时流畅,该提则提,该屏则屏,该松则松的原则;把乐曲的神韵充分表现出来,做到形神皆备。

那么,要怎样才能合理地运用气息呢?笔者认为,这和演奏者的心理状态、艺术修养、内在的精神、情感,以及个性气质等密切相关,它会影响到对气息升华的控制,把握好能使气韵贯通,进而达到一种更高的演奏境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描绘了唐代琵琶的精湛演技,何尝不是演奏的最佳绝境。气韵的贯通不仅表现在琵琶演奏中,传统的说唱、戏曲以及舞蹈、书法、剑谱、太极等诸多艺术及运动中也随处可见。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向来讲究意、情、境,讲究神、韵、品、味、风。作为一个琵琶者的演奏者,要善于借鉴,善于吸纳其它学科及姐妹艺术的精华,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使琵琶的演奏艺术,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