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国维言: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如天涯望尽,执著不已;二如衣带渐宽,百折不悔;三如回首往事,淡然一笑。
此乃人生之境界,辛苦寻觅后方知所求已在身侧。但如不曾寻觅,焉能蓦然回首?
境界如诗,亦如棋。
(二)
棋如人生,有进,有退,有生死。
人生如棋,有刚,有柔,有并存。
象棋小卒有进无退,有去无回,一味猛冲,只有匹夫之勇,安能克敌制胜?
跳棋小子闪躲腾挪,避强就弱,一味柔和,犹如墙头之草,毫无原则可言。
围棋先生深不可测,进而叫吃,退而设防,如此进退自如,方能潇洒人生。
象棋如莽撞之人,强硬无比,一心拚出个你死我活,毫不留情,没有丝毫回旋余地。
跳棋如优柔之人,做事摇摆不定,无法正视事实,始终选择逃避,缺少原则与勇气。
围棋如成熟之人,做事挥洒如意,却又坚持原则,刚中有柔,柔中带刚。这样的人,令人敬而欲亲之,怕而不离之。
古龙笔下石观音曾评述:少林武功太猛,太刚,如同红烧肉,管饱却粗俗;而武当过于柔和,犹如炒青菜,淡而无味,细腻却不管饱;真正的武学高手,却是二者不可或缺的。
孙子有云:兵之道,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虚实实之间,衍生了无穷之变,便如围棋境界。
围棋境界,似化学反应,酸碱中和,表面不偏不倚,实则融合二者之特性,却又收敛了锋芒;又似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兼而有之。
(三)
少年时,执著追求,或如象棋般强硬,或如跳棋般缺少原则,但都无悔。
青年时,执着已致鼎盛,纵使衣带宽,人憔悴,仍不会放弃。
中年时,经历了千回百转,方得领悟那阑珊处的浅笑,也由此更上一层,仿佛围棋般成熟起来。
有得有失,有进有退,人生意味,尽在于此
棋中三味
1 想吃别人的棋,忘记了自己的弱棋,常屠别人的大龙,也常被别人屠。人都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却忘了自己的缺点,所谓手电筒能照亮别人,却照不到自己。
2 以为自己赢了,到官子后就发现自己处处被搜刮,地都没了。没练官子的基本功。俗话讲: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啊。
3 忽略了对方对边角的侵消手段,大空被破。在高手眼里,到处都是机会啊。
4 爱吃小棋,忽略大势,目光短浅,离棋盘太近,哈哈
5 算不请劫的多少,劫的大小,在劫争中吃亏,而且往往忽略对手劫争的手段。
6 忽略先手的价值,还是古人说,宁失什么,莫失一先啊。
7 不学基础理论,俗手频发,缺乏想象力,失去了下围棋最大的乐趣。围棋是高雅的活动,琴棋书画,千万不要让其在你手中变的很俗啊
8 想当然,以为别人会中自己的圈套,其实仅是自己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盘,到头来,却作茧自缚。
9 不敢弃子,有位大师说过,围棋学会了弃子才能真正提高。有得必有失,欲取之,必先予之,别忘古训啊。
10 心态不正,下围棋其实是心性修炼的过程,既是智力活动也是非智力活动,胜利往往是你的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啊,在下棋时要摆正心态。
行棋如做人
日前,全国国际象棋个人赛在安徽举办,谢军、叶江川这对当年的“最佳搭档”、而今国内最具知名度的国际象棋棋手,先后同当地棋迷下起了车轮战。谢、叶二人对待棋迷的认真态度与谦和风度,赢得人们的赞誉。
早在几年前就听棋界人士讲,国内棋界风度最好的当属棋界前辈陈祖德。每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陈祖德总要在讲话中感谢棋迷、感谢媒体、感谢赞助商。尽管每次陈祖德出席发布会,总会有这样一段发言,但每次听来都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想来,陈祖德的感谢之语之所以令人百听不厌,概因他的感谢不是简单的客套,而是这位棋界前辈做人、下棋的终极追求。
棋界赛事多,做棋手免不得总要天南地北地跑,当年身兼棋界领导和棋手双重身份的陈祖德更是鲜有悠闲时日。每到一地参赛,只要当地棋迷有要求,陈祖德总要安排时间同棋迷下下棋、交流交流。他曾说,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作为一名棋手的职责所在。
让人不敢乐观的是,尽管当年作为棋界领导的陈祖德一直身体力行,但懂得、愿意承担推广棋类项目任务的棋手却越来越少。而今,棋坛高手办“道场”赚钱的多,同棋迷交流下“彩棋”的多,棋手间对抗关注“盘外招”的多,但真正关注棋类项目发展、愿意为整个棋类大环境的好转尽一己之力的人却越来越少。
不可否认,过早被排除在全运会之外的棋类项目,惟有不断开发市场才能找到生存之路。但依托市场求生存,绝不等同于“见钱眼开”、“惟利是图”、“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中国象棋界前一段时间爆出的“买棋事件”,就是年轻棋手过分追求眼前利益、漠视棋手责任和做人准则的典型例证。
古人常讲棋品与人品的统一,民间也有“棋如其人”的说法。可见,对于一名棋手来说,的确应该将下棋与做人、承担责任与发展自身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做匠人易,出大师难。一名棋坛高手如果仅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谋财的“下棋匠”,岂不是在自毁前程?前有高人,后有来者,一名棋手只要立下追求高境界的目标,一切都还来得及。
(责任编辑:风霜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