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观棋不语真君子:智力型企业领导艺术

2009-08-13 11:13
来源:全球品牌网 作者:张肇麟
“观棋不语真君子”是一句儿时在树下棋桌旁听来的“老人言”,意即劝诫观棋者不要随意插嘴打乱弈棋者的思路,同时此语也是对观棋规范的共识。

“观棋不语真君子”是一句儿时在树下棋桌旁听来的“老人言”,意即劝诫观棋者不要随意插嘴打乱弈棋者的思路,同时此语也是对观棋规范的共识。

我的姨夫是一位酷爱弈棋的开滦井下工人。下井是一种苦差使,但是收入比常人多出几倍。所以虽然背着“煤黑子”的外号,但六、七十年代的井下工人还是很乐观,自称为“开滦老板子”。每到发薪的时候,矿山门口都拥挤着叫卖的小贩,“老板子们”上半月吃喝出手都非常大方。姨夫下班第一件事是睡觉,醒来吃喝,然后就是拿着马扎到大树下集群下棋。

我也就是那时听说了这句话的,“观棋不语真君子”。人们似乎都在遵守着这项默认的规范,但是也有例外使我一直困惑不已。通常两位棋手对弈,围观的人(一般在棋手几盘之后有机会下场去玩一手,也有轮流下野的)静静观看不发一语,如果偶尔出现插嘴支招者,一般会立即遭到弈棋者甚至场外旁观者一致的痛斥。令我困惑的是这个铁律的例外:每到了僵持不下,或者一位棋手束手无策的时候,棋手就是否和棋出现争议的时候,复盘研究的时候场外人士“大嘴开禁”!

“大嘴开禁”,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认为这是破坏规矩的呢?为什么弈棋者此时会从弈棋角色退出而加入大家的讨论呢?此时的棋盘是如何成为公共话题的呢?从静静的观棋到大家支招、讨论,这个外在观察到的变化背后是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呢?对这个答案的追寻使我受益深刻。

企业的老板抱怨组织缺乏人才、抱怨手下人无能、抱怨手下人缺乏责任感、状态不佳,他是否能够领悟那是由于:他的手下从来没有成为沉思的弈棋者!从来没有机会进入弈棋状态!

没有深刻的弈棋感受和训练如何能够成长为人才!?这是谁的责任?

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

因为组织里有一位比任何人更具有优越地位的、不受约束和制约的、随时胡乱插嘴、支招的“观棋者”!他自己从不完整下一盘棋,他只是游走于各个“岗位棋局”之间,随时下场、随时抽身然后把残局和输棋责任一并留给那些已经被搞得兴味索然的下属。

他不懂:棋手是被棋局吸引和激励的,离开了棋局,人们就像一群失魂的野鹤各自乱飞。

那么领导者该做什么呢?我有两个比喻。

  第一,领导者是开棋苑的。

你负责制定规则和目标,维护秩序。下棋是棋手的事情!你把下属带入了棋手的弈棋状态就算成功了。很多领导者没有做到这一点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个人天生有逞能的恶习,还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挑战。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