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古筝义甲知识知多少?(2)

2009-07-27 14:12
来源:中国古曲网 作者:韩建勇
早先的指甲,左右手可以通用。比如右手义甲,只要将大指义甲翻一个个,就可以把右手上的换给左手戴了。而加工有凹槽的义甲则只能戴在右手或者左手

早先的指甲,左右手可以通用。比如右手义甲,只要将大指义甲翻一个个,就可以把右手上的换给左手戴了。而加工有凹槽的义甲则只能戴在右手或者左手,不可互换。目前古筝义甲的制作,越来越考虑到作品因素。右手和左手的义甲被拼装在一起,成套出售。而这种左右手套装义甲的产生,不可否认与双手弹繁复的现代筝乐作品有很大的关联。

    古筝义甲的材质

义甲是一种增加乐器发音音量的拨片,对材料的硬度有着特别的要求。

古代弹筝用的假指甲,在材料应用方面较为受限。因为当时生产力、科学工艺等诸多方面的落后与欠缺,自然要比当今义甲的制作材料少。古时候能用的材料多限于动物的骨骼、躯壳、牙齿(如象牙)、角爪(如鹿角)等。而当今的义甲制作所用材料就繁多了。除了取自动物的躯体的材料如牛角、玳瑁壳、穿山甲鳞片等材料外,还用有机化合的材料,比如赛璐璐、塑料片等等。

目前所使用的义甲,以玳瑁为材者居多。仿造玳瑁的指片也很多。正宗的玳瑁义甲纹路清晰,指面光滑锃亮,也有面色呈黑褐色者。仿造的指片则纹路粗糙不精,花色暗淡。穿山甲片较之玳瑁更为难得,且市面多不见售,而以专业弹筝者用之居多。以牛角为材的义甲,耐磨性没有前两种材料的好,用的时间久了容易开叉,进而劈裂。

所谓“铁杵磨成针”,义甲也同样。义甲与琴弦的不断接触、摩擦会造成义甲的磨损。取材于动物躯壳而制作的义甲,磨损的程度是不尽一样的,这要视动物躯壳的硬度、密度以及假指甲厚薄而分。比如义甲指面抛光光滑无瑕疵而厚度适中者,使用寿命长些,而那些厚度偏薄,指面有轻微裂纹等瑕疵者,很容易出现甲尖开叉、断裂、磨损等现象。由此,习筝者在选择义甲时,需要看制作的选材、义甲的厚度、手感等各方面。

此外,戴用什么样的指甲也可以看自己使用什么样的琴。有些厂家就根据这些设计推出不同的义甲产品,比如专门为传统钢丝筝设计的穿山甲义甲。这种指甲外观上温润如玉,厚度适中,手感良好。而触弦一面略隆的弧形设计使得与琴弦的接触更加方便,并尽量减少杂音。钢丝筝与通用的尼龙缠弦筝不同,因为是钢丝裸弦,没有尼龙缠绳等外包装,由此更容易生锈。而这种情况又更加容易造成义甲的磨损,由此硬度、厚度都是选择义甲考虑到的重点要素。

古筝义甲各方面对音色音质的影响及挑选戴义甲的注意问题

弹奏古筝,排除开弹奏者本身的技术因素,能有一副好的义甲助阵,将会令自己的弹奏生辉。义甲的大小、长短、厚薄等都可以影响到弹奏的音色。

先看大小。弹奏者选用义甲应该“量指而用”,也就是说需要看自己手指的特点来选择。古筝义甲的选戴是讲究手感的,需要找到义甲跟指肚最好的结触感觉。成人不能戴用小号、中号的义甲,首先是义甲与指肚不能很好的结合,手感差,重要的则在于不能方便触弦以获得优良的音色。儿童也尽量不要选戴成人的大号指甲,因为儿童的手指短,各个关节部位还没有发育完全,不够长,在弹奏时过大的义甲容易妨碍关节(这里指的是手指的第一小关节)的弯曲,而且弹奏出的声音也多笨重。

长短方面,则可以根据手指的粗细长短而定。比如手指粗短者,可选用略长的义甲。

至于厚薄,如果我们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厚薄不一的义甲对音色音质的影响了。一般而言,义甲偏薄者,触弦发声偏清脆单薄,而偏厚者,触弦发声相对厚重,有时也会有发闷的感觉。当然,这其中也不能排除弹奏者个人技术方面所造成的偏差。

至于弹奏者弹筝触弦的角度、深浅、力度、弦段、发力的部位等,都是影响音色音质的主观因素了。一般而言,触弦要稍有一点点角度,这样的发音才会圆润不呆板;触弦过深会影响到触弦时所需要的爆发力,声音笨重,过浅则容易造成蹭弦,声音发虚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责任编辑:醉琴)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