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是中国最大的年画产地之一,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这里,孕育了历史悠久、驰誉中外的武强年画;这里,曾是北方画业的生产、销售中心;这里,是革命新年画的发祥地;在这里,最早成立了中国唯一一家县级年画出版社;在这里,座落着中国第一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年画专题馆——武强年画博物馆。武强年画,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堪称中国民俗的大百科全书,中国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1993年,武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之乡”;2003年,武强年画首批入选“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高度评价武强年画,欣然命笔题词“应说年画百家好,自是武强天下雄。”
《深州风土记》载:“武强地脊人贫,物力稍拙,民往往画古今人物,刻版集印五色纸,入市鬻售,悦妇孺。其事至鄙浅,然颇行远……”。武强地处滏阳河、滹沱河、漳河三河交汇之处,盛产芦苇,是造纸的好原料;武强“地脊人贫”,却遍野荒生杜梨木,杜梨木纹理细腻、光滑,且经水不易变形,成为武强年画画版镌刻的最佳木材;当时人们已熟知从各类植物中提以染料,这样,武强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物产,再加以勤劳与智慧,便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年不朽的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数经历朝历代,水火刀兵,荣辱兴衰,不息不灭。
武强年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宋元时期,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不断发展、完善、充实提高,形成了有自己独特艺术特色,成为在中国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文化含量最高,地域风格最为突出的独立画种。年画因其年年“除旧布新”,又因是纸质品而难以保存,且在当时视为“至鄙浅”、“悦妇孺”之物,社会地位极低,因此保留下来的资料极为匮乏,对年画的起源考证带来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