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琴弦的老化程度
用老了的琴弦,用拇指和食指检查一下弓子与琴弦的摩擦点,你会发现圆形的琴弦变扁了,甚至有时会把弦芯外面的缠弦磨漏,这样的琴弦不但发出的音质差,还会加速弓子的老化。因此,为了保护弓子和获得良好的音质,要经常检查和更换老化的琴弦。
四、松香的多少
松香上的太多,噪音多;上的太少,有时不出音。有人上完松香后一拉就飞沫,之后一两周都不上松香,这种做法很不妥当。松香应少上勤上,尤其对较老的弓子更应如此。
五、琴码的材料、大小和位置
琴皮会随着使用越来越松。桦木、红木、紫檀木、乌木的密度依次递增且相差很大,本人体会琴皮越松应使用密度较大的琴码,以使音质明亮些;琴皮越紧应使用密度较小的琴码,以减少音质的粗糙感。
琴码的底面积越大,音质越暗;底面积越小,音质越亮。
琴码的材料、大小要反复试验,选好后,琴码的位置要放在琴皮的中心点,这样琴皮能获得良好的振动,音质饱满,有共鸣。位置靠上或靠下,音量变小、音质发涩,不圆润。
六、控制垫的材料、大小、位置、松紧
为了减少噪音,在二胡琴码下面要加一个控制垫。本人体会新二胡用密度较大的海绵垫,一年后可换成毛尼垫,二年后可换成麂皮垫,这样效果不错。
控制垫的大小(即底面积)要适中,太大音质发暗,太小有时出噪音。
有人把控制垫放在琴弦最下面,我反复试验感觉不如放在琴码下面音质好。
控制垫的松紧要以能夹在琴皮与琴弦之间稍有活动量为宜。
七、气候条件
湿度越大、温度越高,琴皮越易塌,音质发暗;湿度越小、温度越低,琴皮越紧,音质发噪。因此二胡不用时要放入盒内,在潮湿的季节,盒内可放入适量干燥剂,且两周更换一次。在干燥的季节可将潮湿的海绵(注意不要滴水)放在适合的小容器中,置于二胡盒内以防干燥。
以上影响二胡音质的诸多非技术因素,需在演奏实践中反复耐心试验,细心体会,综合判断,恰当选择或改进,以期获得最佳音质。
(责任编辑:荩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