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琴决:“繁手淫声”,“太淡而拙”

2009-08-14 08:59
来源:网络 作者:摩尼天虹
琴自本淡。弹琴之人,不可不体会此淡意。淡能合古,不必媚于众人。而所谓淡之妙趣,在于存正归雅,体味淳和,“不着意于淡而淡之妙自臻”。

一、小议“繁手淫声”

(一)繁手淫声江湖琴

《西麓堂琴统》说:“声省则质,而合繁则不合雅势焉。”

《太古遗音》说:“下指不欲粗暴”,“曲调雅正,不挟淫哇”。

繁手淫声,为很多江湖琴者所乐道,但自古以来皆为诸琴家所反对。

一般所说的江湖琴者,是指以艳声媚耳取悦于人的弹琴人。其弹琴,往往并非真正是为了完善修养或是自我的爱好,而更多的是为了取悦他人(这里指放弃琴之意趣,以艳媚迎合世俗之好而取悦于人)。正因为有此出发点,有些琴者才以繁手而为高明,为求惑人而已;才以粗暴之声而为正度,为求声大而已;才以靡靡之音为动人,为迎合世俗之好而已。实际上,这于琴道确是全然不通。

(二)什么是繁手淫声

什么是繁手淫声呢?在弹琴的人中,有着不同的认识。

有些人认为,所谓繁手淫声,是指琴曲本身而言。凡速度快、指法多、要求一定力度的曲目都属于繁手淫声。所以,有些人把《潇湘水云》、《广陵散》、《雉朝飞》等琴曲都列入繁手淫声之中。甚至有人认为,弹琴最好全是散音,才不是繁手淫声。

以上的观点当然是可笑的。实际上,繁手淫声是人弹出来的,而并非是琴曲本身的原故。这一点,对琴道有所理解的人都会知道。指某些琴曲本身是繁手淫声,实是无稽之谈。

也有些人认为,凡使用吟猱等手法,就落入了繁手淫声的范畴。所以,有些人弹琴,往往只求旋律声调而摒弃琴曲的韵味。

这种观点也是可笑的。实际上,声与韵对于古琴,都是十分重要的。虽琴曲有韵多声少与声多韵少之别,但即使弹声多韵少之琴曲时,也不能完全弃韵而求声。若真是弃韵求声而弹琴的话,所弹出的,多是枯拙之音,圆音何在?

那么,什么是繁手淫声呢?

所谓淫声,是指不和之声。只求音量而露粗暴,迷迷而不雅正,都属于淫声的范畴。

所谓繁手,是指指法不相宜,不得清静恬淡之气质,音声求艳以欲动人,指法求繁以欲惑人,不问相宜与否,故意增加许多修饰,如盲目连续重复使用吟猱而反失吟猱之圆满等等。

繁手淫声,琴之大忌。弹琴之人,不可不知。

“声省则质”,合繁则不雅。运指要静,而静不在速慢音少,虽急而不乱,虽多而不繁。弹琴欲清,心静弦洁,不染浊气。琴欲恬淡,孤高岑寂,悠悠自得,而具恬然之味,不味而味,不馥而馥。如此之要点,不可不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