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心净”写书法

2009-09-16 10:5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在书法创作中,艺术心态是尤为重要的,而这种良好的心态被称为四静:净心、净目、净耳、净手,是艺术表现中的重要前提

书法心态是艺术主体在长期的书法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书法文化心理境界。换句话说,书法心态是书法行为活动的发轫点,一种良好的书法心态,是获取较高艺术成就的决定因素和先捷条件。从书法心态中折射出来浓郁的功利色彩的观察上,过去我写过一篇文章,但总觉得那时仅仅抓住功利欲望去论述它带给书艺的庸俗低下。当然,任何一种艺术心态都是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内心世界修养的同时,还会受到外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因此书法心态是人与社会的综合产物。所以培养良好的书法心态,从个体内因角度讲,须努力做到“四净”,即通过净心、净目、净耳、净手,从而将内因有利因素发挥到最大限度,将外界不利因素控制在最小影响之中,使书法艺术得到健康发展。

王维早已在《绣如意轮象赞·序》中提出“审象于净心”的艺术命题。“净心”既与禅宗思想相通,又吸收了老子的“涤除玄鉴”和庄子的“虚静”论思想,强调审美观照中的虚静心态,抛弃一切杂念,达到精神的纯净与集中。“净”正是在“静”的根基里,专门指出艺术家在研修觉悟中,逐渐净化自身内部精神境界,清除外部世界世俗物役功利干扰影响,

因此,书法人应该相当重视“净心”。心不净则意念紊乱,身心不一,就会终被功利物役所困扰。扬雄提出的“书,心画也”的观念,所谓“心画”,即内心世界的表达。有什么样的艺术心理素质状态,就会对应着与之相适应的什么样式的作品风格品味。故此目前书坛上的芸芸众生,因为各怀功利之心难以解除抛弃,表现了艺术争鸣不休,在相互争雄的风潮中,让人感到是非难以判断。

净手是艺术实践活动的最终要求。大凡艺术,手是代表心灵去发表言说的,除了手的本质生理结构的限制以外,手大凡是去表现内心而存在的。手通过一定熟练技巧,方能做到动作准确无误。净手则是说笔画干净利索,没有过度多余的墨迹,更不能出现做作之矫态和斧雕意象。如此才是“心手双畅”,神驰笔至,心手笔化为一体的艺术最佳状态。

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指出了书法创作中:“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在五乖五合中,孙过庭说:“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同样这里所述的书法心态中的“四净”,若能做到了四净交臻同在,就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书法心态环境,就能为创造优秀作品提供先捷条件。反之,如果书法人不能净心、不能净目、不能净耳、不能净手,即“四不净”,就不能成就好的艺术作品。

(责任编辑:楚狂凤歌)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