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悲鸿画马集(组图)(2)

2009-10-14 10:59
来源:网络 作者:站在中轴线上
悲鸿画马集 徐悲鸿笔下的马受人喜爱,除因功力深厚外,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将自已的思想感情倾泻在画中。徐悲鸿一生画马无数,尽抒胸臆。他笔下的马

悲鸿画马集

徐悲鸿笔下的马受人喜爱,除因功力深厚外,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将自已的思想感情倾泻在画中。徐悲鸿一生画马无数,尽抒胸臆。他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只有《九方皋》这幅画中的黑色雌马,例外地戴上缰辔,有人问这是为什么,悲鸿笑着回答:“马也和人一样,愿为知己者用,不愿为昏庸制。”

悲鸿画马集

徐悲鸿爱马入骨,并常常因此惠及他人。有一次,他在成都坐马车,马车夫是一位和善而爱马的老人,马养得好,驾驭的栗色牝马很通人性。只要一举起鞭子,便扬起好看的蹄子,欢快地向前奔驰。徐悲鸿喜欢如此待马的人,下车后,便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幅折叠起来的奔马图,对马车夫说:“这个给你。”忙着给马预备水和饲料的马车夫,一见那幅画,一双迷惑的眼睛望着徐悲鸿,仿佛没听懂他的话似的。廖静文从旁解释说:“这画是送给你的。”马车夫混浊的眼睛陡然亮起来,眼角潮湿了,挂起了一滴泪珠,一边双手接画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碰到好人了。今天一早,我看见一只喜鹊飞到窗子上,我就想,兴许有啥子喜事要来。真应验啦。”

悲鸿画马集

徐悲鸿因爱马而画马,因画马而识人。著名画家齐白石,便得了徐悲鸿的相识之力。1929年,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为复兴中国艺术,他冲破思想的樊篱,大胆提出革新主张,惟才是用,力荐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这时的齐白石已六十有六,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妙造天然”。他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悲鸿画马集

徐悲鸿做人豁达,作画倾情。泼墨写意也好,兼工带写也罢,笔下千骑总显得刚劲矫健、倜傥潇洒,或奔腾跳跃,或迎风疾驰,或激情长嘶……他曾说:“我画马,其实也牵着思想的马。只要出笔,便会情动于衷——风在体内激涌,河在体内奔流,海在体内澎湃。”正因如此,纸上笔端,那些自由的马,才能扬起千里飞沙,万里风尘,从思想深处呼啸而出。

(责任编辑:淡墨青衫)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