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洞箫十大名曲

2010-03-03 15:25
来源:网络 作者:秩名
乐曲以清脆之音,表现出深山峡谷之中淙淙流水欢快地流淌的情景,让人联想起唐朝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所描绘的意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碧涧流泉 

   

乐曲以清脆之音,表现出深山峡谷之中淙淙流水欢快地流淌的情景,让人联想起唐朝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所描绘的意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留。”一派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2、朝元歌 

   

曲牌名,又名朝元令。《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收归南双调过曲;《集成曲谱》收归南仙吕入双调集曲;吴梅《南北词简谱》收归南双调正宫调类过曲。曲调用乙调或正工调,商调式。全曲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四句,曲调是上下对句式重复结构;第二段五句,曲调是四句式结构,末段五句,曲调是二小段式,后小段为第一段上下句式的变化再现。后被人用此曲牌编成箫曲,此曲多叠用四支,曲调古朴幽雅,韵味十足。
 
  3、泛沧浪   

 

原为古琴曲,作者郭沔字望楚。本曲常作为《潇湘水云》的序曲,表现“志在驾舟于五湖”(《神奇秘谱》)的意境。作者为浙江永嘉人,南宋杰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他不仅收集整理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琴曲,且有不少新作。元兵南侵时,郭望楚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船。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色,便引起他对外敌入侵、时势变迁的愁绪,于是作《潇湘水云》以寄眷念之情。此曲是其代表作《潇湘水云》的序曲。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第一句的旋律音调,自第二段从中音区展开,并贯穿全曲,箫曲反复重复主题,围绕骨干音变化发展,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抑郁心情,也流露出他对山河缺残、时势飘零的感慨。
 
  4、凤凰台上忆吹箫 

   

乐曲是根据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篇谱写的曲子,充分表达了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原词如下:“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5、佛上殿  

  

民间乐曲,节奏缓慢平稳,以箫独奏的形式,加之木鱼的敲击声衬托,使音乐听起来极富庙堂色彩,听者仿佛看到深山古寺之中信徒虔诚祷告的景象。
 
  6、祭奠

    

此曲为古代祭礼时演奏的乐曲,故全曲气势古朴典雅,音韵浓郁平稳,在箫的独奏中以磬、钟、鼓、木鱼、小钗等诸般民族打击乐器伴奏,使得乐曲在肃穆中更见庄严。
 
  7、平湖秋月

    

又名醉太平是吕文成的代表作,1930年已开始流行。据作者言,他游览杭州时触景生情,吸收了浙江民间音乐的素材而作。因而既有广东音乐的风格,又有江南音乐的韵味。乐曲以流畅优美的旋律,抒发了作者在秀丽湖光景色中的感受。《平湖秋月》独具魅力,艺术地再现了“万顷波光粼,江心秋月白”如此柔和纯净,色彩淡雅的画卷。乐曲以散板乐段引入并充分渲染主题,主题旋律绮丽妩媚、清新可人,深具诗情画意之意境、音乐如诗如画,仿佛在箫声中展开了一幅富于南国风情的风景画卷,引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