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铰嫫嫫人(2)

2010-04-06 14:54
来源:结艺坊 作者:清远
东北民间剪纸的产生与发展还与民俗密不可分。东北农村的房屋南边有木格窗,逢年过节都要重新裱糊,于是由年俗产生了窗花、挂笺;由婚俗产生了喜花
东北民间剪纸的产生与发展还与民俗密不可分。东北农村的房屋南边有木格窗,逢年过节都要重新裱糊,于是由年俗产生了窗花、挂笺;由婚俗产生了喜花;由寿诞产生了寿字。如果过年、婚礼或者寿诞没有红艳花哨的窗花、挂笺、喜字、寿字和福字,那会失去了多少欢快热烈的气氛。有形的剪纸与无形的民俗水乳交融,产生了神奇的作用。多数民俗活动离不开剪纸,因有剪纸而增加了色彩和兴趣;民间剪纸也离不开民俗,因为有民俗,剪纸才得以张扬。
 
剪纸其实是一个统称,它可以分为剪纸、刻纸和撕纸。剪纸所用的工具是剪刀;刻纸的艺人一般用锋利的平口刀、斜口刀、圆口刀和特形刀;撕纸是用手撕的,图形边缘现出自然毛边,有苍老、浑厚、古朴之感。
 
黑龙江的民间剪纸风格粗犷而豪放,刀锋雅拙有力,一般画幅较大,除了用红色彩花外,多用黑色纸剪花,在背面再衬上鲜艳的五彩纸、蜡光纸、金银箔等。效果十分明快醒目,具有北大荒般的雄浑、豪放的乡土气息。
 
吉林和辽宁的满族民间剪纸也具有独特的题材、造型和剪技。在满族人物的剪纸作品中,男人的长辫子,女人的大头翅以及长袍马褂都是典型的旗装。还有许多作品则表现了满族的信仰、生产、节令等习俗。
 
采访吉林民俗学会理事关云蛟:“满族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没有剪纸之前,满族就开始用鱼皮和兽皮以及布,就开始剪一些嫫嫫人。有了纸的发明以后,就是满族人自已能生产纸以后,促进了这项艺术的发展,满族的剪纸最初是白色的,主要是剪嫫嫫人把这些剪成两手垂立,然后顶上开个小孔,头部是后制作的,把头往里一插,然后家庭妇女,小孩,把它放在窗户上。”
 
剪纸作品中所表现的满族人物大多数是正面站立,左右对称的五官阴刻,酷似远古时期的岩画。吉林满族的人物剪纸不是贴在窗上和墙上,而是摆在窗台上和柜盖上。
 
如今,拥有古老主题思想的剪纸作品已经流传不多,但值得庆幸的是剪纸艺术在东北大地上却被传承下来,而紧跟时代和生活的新的主题正在通过这门古老的艺术反映出来。
 
剪纸是一种民间的乡土艺术,它起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它们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爱和憎,抒发着劳动者美好的理想和情怀,今天,人们在继承这种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以它那艺术之美,美化到生活和内心深处,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和热爱关东这片黑土地。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