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刘正春:比德于琴

2011-07-05 11: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姚付祥
古琴,在古代称为琴,又有瑶琴、丝桐、玉琴、七弦琴等别称,是我国颇为古老且极富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近日,笔者有幸与古琴艺术(金陵琴派)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正春相对而坐,听他弹琴。刘正春的琴案上放着两张琴,琴友来访时既可以面对面交流切磋,授徒时也方便手把手讲解指法。
 
古琴,在古代称为琴,又有瑶琴、丝桐、玉琴、七弦琴等别称,是我国颇为古老且极富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刘正春先后为笔者演奏了两首曲子,虽听不懂是什么曲子,但那些舒缓空寂的音符,仿佛从遥远的天际飘来,轻轻击打着笔者的心弦。刘正春介绍说,他弹奏的第一首曲子是《双鹤听泉》,第二首是《秋江夜泊》。笔者发现,即使只面对一个人,刘正春从起势到收势一招一式都毫不含糊。而与刘正春的话题也始终围绕古琴展开,听他谈琴曲、讲打谱,说自己与古琴的故事。
 
偶结琴缘,终身无悔
 
刘正春拿出一本资料册,打开封面,只见一个身着警服的翩翩少年。刘正春说:“这是我人生的第一页,15岁就当了一名人民警察。”也正是因为警察身份,才使刘正春与古琴结缘。
 
1935年,刘正春出生于江苏南京,上世纪50年代初他成了南京的一名户籍警。身为户籍警的刘正春整日里走街串巷,一日一个美妙的声音留住了刘正春的脚步。他循声而去,情不自禁地敲开了那发出优美旋律的房门。这是南京第27中学数学老师邓文权的家,在邓老师面前放着一张刘正春并不熟识的琴——古琴。从此,刘正春就成了邓老师家的常客。邓老师感受到他对古琴的痴迷后,将他推荐给了川派琴家周空明。周空明早年师从川派大师张孔山,得其亲传,对琴曲的意境、节奏、指法的见解尤为独到。周老师的口传心授将刘正春领进了古琴艺术的殿堂,谁料一年后,周老师竟离开了人世。在琴友的介绍下,刘正春又拜诸城派名家王生香为师。王生香是刘正春拜师学琴时间最长,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一位恩师。
 
谁料想1957年“反右”运动一开始,刘正春就被人贴了大字报,批判他“思想立场有问题”。原来王生香曾做过国民党的县长,一个共产党的警察跟国民党的县长学琴,不是立场问题是什么?刘正春有口难辩,“右派”的帽子是戴定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