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洛阳是唐三彩的故乡,唐三彩作为唐代洛阳的雕塑杰作,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了当时重要的输出品。据各国考古学者提供的资料,唐三彩几乎遍及欧、亚、非。在苏联的撤马尔罕发现有唐三彩器皿,在伊拉克的阿比路特发现有三彩大碗,在沙玛拉遗址发现有三彩三足盘和盆,苏丹红海沿岸的埃扎堡发现有刻花三彩盘,在埃及福斯塔特城遗址发现许多唐三彩器物碎片。据传意大利法安扎陶瓷博物馆收藏的三彩风头壶和三彩盘就是埃及出土的。在朝鲜半岛发现的唐三彩也不少,当时在中国的影响下,新罗也烧制了精美的三彩器物,称为“新罗三彩”。在日本发现的唐三彩更多,其中在玄海滩的绝岛、冲之岛等古遗址中,发现有唐三彩长颈瓶等;在奈良安寺舍堂和讲堂遗址中,单是三彩枕就发现30多种;在檀原市安部寺遗址出土有三彩兽足残片。日本受到唐三彩的影响,自己也成功地烧制了各种三彩器物,称为“奈良三彩”。这些都是中外友好往来的实物见证,也反映了唐三彩艺术在世界上影响之广。
唐三彩的产地洛阳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唐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骆驼。可以想见,在沙漠中,人和骆驼艰难跋涉,相依为命,所以人和骆驼有一种亲密感。它那高大的形态和坚毅负重的神情,似乎还带着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
唐三彩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的喜爱。这种多色釉的陶器以它斑斓釉彩,鲜丽明亮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
“悠悠河洛,郁郁北邙,爰有名城,号称洛阳。”洛阳,是中华文化的故乡,是中华民族的圣地,她是我国八大古都中建都时代最早,建都历史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洛阳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积淀,丰厚的文化积淀留下了大量的文物瑰宝。
唐代,以洛阳为东都,这里是盛唐文化的中心,这里是诗的国度、艺术的玫瑰园。而唐三彩正是中国唐代洛阳的艺术精华。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 三彩是通称,并不限于三种颜色。除红、绿、黄外,还有白、黑、兰紫等颜色。唐代这种艺术珍品,大部在洛阳发掘出来,故有"洛阳唐三彩"之称。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责任编辑:清净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