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兔”、“鱼”等动物形象大量出现在康熙民窑青花瓷装饰题材中。马有奔卧之分,奔者“骁腾四蹄轻”,卧者,则“似伏江岸听涛声”;兔,以古代神话中的玉兔形出现,往往头仰起,蹲卧在小土坡上,总表现一股骄骄自在的神气;鱼,在吉祥图案广泛流行的清代,是“连年有余”的吉祥物,彩绘者常以细致,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肥硕的鱼儿,从一片碧波中跃出,翘首面对冉冉升起的术阳,象征着一种健康、向上的情趣在升腾。
(二)人物、山水图景
康熙民窑青花装饰中的人物题材较多,略可分:仙佛道教人物(飘逸的八仙过海、寿星盘腿趺坐、西王母手捧桃子等);婴戏纹(百子图、独舞图、庭院游戏等);高士图(竹林七贤等);仕女画(发鬓高耸、脸庞丰满、眉似弯月、唇似米点、端庄稳重);戏曲故事图等等。
当时较流行的还有人物与山水景色画在一起的,象“携杖缘水向家门”、“钓罢戴月归”、“秋江独钓”、“水云影伴低吟”等。这些画面的前半部往往是一老翁在水边柱杖、待渡、垂钓、钓归、凝视和漫游等形象,茅屋置其一边,湖中渔舟若干,岸边杨柳数支,远处的山峦渐隐,好一派山青水秀的江南风光,揭示出康熙时人民生活日渐繁富的现状。
有中国诗词“赤壁赋”“梧桐一落,天下皆秋”等,有吉祥语福、禄、福寿葡萄,以及各种字体的“寿”字等;其它的还有用少数梵文、满文、喇嘛文、蒙文作装饰的。
总之,民窑青花瓷的装饰,以质朴、情真、淳美见长,它有其自身的艺术功能,也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其中饱含着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理想、愿望、民俗心理和历史足迹,反映着民族的心理与精神素质,我们应继续探索和研究,使景德镇古代民窑青花瓷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益发得到充分弘扬!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