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传金凭着自己的记忆,刻出这些栩栩如生的木偶人。
横峰提线木偶在60余年前曾兴盛一时,不仅该县乡村逢年过节要请木偶戏班表演,邻县铅山、弋阳、上饶、乐平、贵溪一带都要请戏班演出。如今,它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由省里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家住上饶经济开发区、年近八旬的老艺人林传金,就是全面掌握提线木偶技艺的几名老艺人之一。
从小跟着舅舅学艺
林传金看起来身体很硬朗,思维敏捷。在上饶市经济开发区董团乡连胜村,老人正在收拾自己的两大箱提线木偶,他说,今年正月他们在周边村一连唱了6天的木偶戏,老老少少都很喜欢。
林传金说,横峰提线木偶戏是一辈辈人传下来的,估计都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他从小就跟随横峰县的舅舅严文显学唱木偶戏。为了学艺,他吃了不少苦头,背不出唱词就挨打。可正是因为这种严格的教育,他掌握了80余个剧目的全套表演方法。
木偶戏曾大受欢迎
当年木偶戏的受欢迎程度真是令人无法想象,林传金说着说着眼睛放光:“刚开始学艺那几年,虽然戏班子唱一天木偶戏要一石谷,但自己跟着戏班子每年正月初二外出演出,平常除了清明节、农忙回一下家外,一直要演到过年了才回家。记得有一年,在铅山县河口镇足足演了两个多月才拆了戏台。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还是挺受欢迎的,可到了文化活动非常丰富的今天,木偶戏越来越没有人看了。”
希望把技艺传下去
“师父,徒儿刚才打死的分明是白骨精啊。”当日上午,林老兴致盎然地表情木偶戏。在他的提线操控下,“金箍棒”呼呼作响,配合头手一些动作,孙悟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林传金说,舅舅传下来的两大箱木偶人在“文革”时期全部被烧掉了。从20年前开始,自己凭着记忆,开始雕刻传统剧目里的木偶人,并配上面具、头像、衣物。
林传金用了很多樟木,刚开始雕得不如意,后来越雕自己越满意,如今已经有了两大箱数十个木偶,可以完成各种剧目演出。林传金说,横峰提线木偶流传了近千年,不能在他这一辈失传,他立志要将这门技艺传下去。
(责任编辑:沧海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