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景泰蓝的制作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溶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这种铜的珐琅器创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初创时只有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
景泰蓝也能收藏?它的升值空间如何?
有迹象表明,近年来景泰蓝市场价格出现攀升,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开光御制诗句方壶”,三年之内价格从55万元狂升至190万元,一只民国时期制作的掐丝珐琅熏炉,在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中,专家开出的参考价是4万元。米振雄说,景泰蓝在艺术品市场活跃起来,与人们对它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认知度的提高以及它在中国工艺美术的显要地位分不开的。
作为皇家艺术的景泰蓝,在元朝末年由阿拉伯传入中国。因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间、并以宝石蓝、孔雀蓝为主色调而得名,它有青铜器的气势,有丝绸织锦繁华的色彩,有瓷器一般明亮润泽的质感。作为宫廷艺术,北京景泰蓝是明清宫中高贵的装饰艺术品,为皇家所垄断。
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复杂,多数人并不了解。就拿掐丝(即粘铜丝)一项来说,艺人根据设计好的花纹不走样地辧粘在铜胎器上,成千上万的铜丝都是手工粘制而成的,每件作品少则十天,多则一两月才能完成。“收藏大师精品最有价值。”米振雄说,今天的景泰蓝和历史比,花色增多了,艺术比以前提高了,但还没形成文物,所以价格很低。另方面过去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乡镇企业的粗制滥造,使它的艺术价值降低了。可喜的是,近年来,北京景泰蓝大师创作活跃,出现了不少传世的好精品。随着人们对它认知度的提高,景泰蓝的艺术价值会进一步得到回归。
(编辑:李殷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