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收藏 >

简单六招,教你识别真假邮票(2)

2009-04-22 14:1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四、票幅 测量邮票的票幅,主要用于识别假无齿、假有齿邮票。有的伪造者为了获利常常在有齿票和无齿票之间做文章,他们将真的有齿邮票的齿尖剪掉

四、票幅

测量邮票的票幅,主要用于识别假无齿、假有齿邮票。有的伪造者为了获利常常在有齿票和无齿票之间做文章,他们将真的有齿邮票的齿尖剪掉后,冒充无齿票出售。这就要求集邮者掌握真无齿票所应该具有的票幅规格,才不至于上当受骗。票幅的规格是以毫米计算的,知道了每套票的确切票幅尺寸,也就知道了每套邮票的图案四周应有多宽的边。经验丰富的集邮者甚至凭目测,就可以识破被剪去齿尖的冒牌无齿票。初学集邮的人则必须对照邮票目录上的票幅数据,认真核对测量。如果你身边带有高倍放大镜,那也不妨拿来观察一下。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是假无齿票,就可观察到齿孔的痕迹。因为伪造者为了尽量留出比较宽的票边,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减少剪掉的部分。

在鉴别一般有齿孔邮票时,留意一下票幅也会查出假票。因为大部分伪造者的做伪技术并不高明,假票的票幅尺寸与真票往往不能吻合。尤其是伪造的小型张的齿孔。小型张打孔时要制做专门的针板,误差1~2毫米是造假时在所难免的。

五、齿孔

这里说的齿孔,是齿孔的形状、打孔方式与齿孔度数。它们也是鉴定邮票的重要依据。

齿形。邮识与经验不足的初学者,应先从较易掌握的齿孔形状来检验邮票。真假邮票的齿形大有文章。邮票印刷厂的打孔设备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并定时定点维修、更新,所打齿孔,形状规则,光洁圆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备同等技术条件,只能将就凑合,目测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类三角形齿孔,在放大镜下呈现出多边形齿孔。

打孔方式。邮票的齿孔是由各种打孔器打出的,有线式、平式、梳式、滚洞式等。线式齿是最早的专业打孔方式,也称单线齿针板,是由一大排列队整齐的针组成,将邮票印张续入打孔机,依次踩动踏板,先打出整张上的全部横向齿,再转动90°,打出纵向齿。这样打出的齿在邮票的四角几乎都不同。所以,当你发现邮票发行时间并非很早而四角齿孔不规则时,就应当多加注意了。当然要把问题搞清楚,还要查阅有关文献,以及在此前弄清是不是邮票的品相问题。

齿孔度数。打孔器上孔针的粗细与排列间距千差万别,由此衍变出纷杂的齿孔度数,国际集邮界以20毫米的长度为单位,在这一长度内的齿孔数就是齿孔度,其测量精确到四分之一孔,测量的方法是将专门为这一用途制做的置齿尺上下移动,当邮票与置齿尺上的齿孔完全吻合时,即可判定齿孔度数。伪造拙劣的邮票,甚至四个边的齿度都不相同。当然真票偶尔也会出现齿度误差,而与邮票目录上的齿度数据不一致,但这种误差是有规律可循的,这自然需要相当的邮识。

六、背胶

邮票背胶也是研究和辨别邮票真伪的一个要素。伪造票所用的胶质与刷胶手段都与真票的制做有类别。要鉴别这类差别,首先要研究和掌握真邮票背胶工艺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我国的邮票在50年代是以马铃薯淀粉做原料的糊精胶涂刷背胶。这种背胶的特点是胶质光亮,发黄,胶层较厚。60年代采用PVA合成胶,光泽较糊精胶差,颜色发白,胶层较薄。目前发现的假票一般无背胶,有的是在票背上涂上一种半透明的白色涂料,冒充背胶,但没有粘性,也有的是涂刷胶水,因手法拙劣,连齿孔纸毛也沾上了胶水。对一般造假者来说,要不走样地均匀刷涂背胶并非易事,而要调制出配比正确、胶色逼真的胶料就更加困难了。

以上我们从邮票制做的角度向集邮爱好者粗略地介绍识别假票的六个要素。由于邮票印制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楚并非易事,很可能挂一漏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邮票印制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当然,伪造者的手段也会越来越高明。这就要求集邮爱好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使伪造者难于得逞。

(责任编辑:抱抱熊)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