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徽二年(651年)二月,高宗御安福门楼观赏百戏杂技。开元元年(713年),太上皇睿宗与玄宗御门楼观燃灯,昼夜达一月之余。《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天下太平,杂技盛行。每酺宴,便“大阵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杂技在民间也很盛行,当时的唐京城长安有专门的杂技班子收费演出。乾符元年(874年)唐僖宗将懿宗时期被贬的宰相刘瞻任命为刑部尚书时,长安城内市民用钱雇请百戏杂技以示庆贺。
唐代倒立俑
笔者现将陕西民间收藏的一组汉唐杂技俑介绍如下,与大家共赏:
汉代倒立俑,黑陶,高12.3厘米,图中下面的两人背对背,头部后仰直体倒立,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弯曲相交成拱形,第三人头部后仰紧贴后背,双手分别握住下面两人相交的脚脖,屈体倒立,双腿微弯。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这组倒立俑,不仅动感十足,而且姿势十分优雅,可与当今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相媲美。
唐代倒立俑,红陶,高11厘米,头戴毡帽,上身穿对襟衣,下穿长裤,双手用力撑地,面部朝前,下腭着地,双腿向上弯曲,形体优美。
汉代柔术俑,灰陶,高3.7厘米,双腿成跪姿,双手在身后交叉,头部向后扭转了180度,仔细观察这种柔术,形体之软,柔技之高,真让人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