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曲不惊人,死不休”——《赛马》

2009-03-31 16: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赛马》这支乐曲,一听便知它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的赛马。《赛马》是一首描绘内蒙古大草原人民在节日中赛马情景的二胡独奏曲。

赛马,是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流行的群众性竞技活动。但《赛马》这支乐曲,一听便知它描写的是我国内蒙古人民在传统节日――那达慕盛会上进行的赛马。这是它那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音调告诉我们的。

《赛马》是一首描绘内蒙古大草原人民在节日中赛马情景的二胡独奏曲。它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嘚嘚”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

《赛马》的旋律很简单,然而,简单中却有奥妙。它的核心旋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蒙古族民歌《红旗歌》。黄怀海先生从这首民歌中得到创作灵感,并凭借自己娴熟的二胡演奏技巧,匠心独运,把一首仅有四句十六小节的民歌,升华为一首风靡全国,响彻海内外的传世之作。

乐曲开始,奔腾激越,纵横驰骋,是以民歌的“la mi so la” 为动机,经过调整节奏,重新组合,以豪爽的气派,沉雄的弓力,来刻画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接着便完整地引用民歌的全曲旋律,并通过对民歌的加花变奏,创造性地应用大段落的拨弦技巧,使乐曲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引人入胜。随后,很自然地引出了华彩乐段。这是模仿马头琴演奏手法的一段“独白”式的音乐。它把草原的辽阔美丽和牧民们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酣畅淋漓,同时把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到了新的高难度水平。最后,乐曲以第一段旋律的变化再现来结束全曲。这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二胡创作中不为多见的。

乐曲曲式是有再现的单三段体。前40小节为A段,中48小节(自标有“欢乐地”处起)为B段,C(A1)段30小节。篇幅是这么短,三段又几乎是同样的速度和节奏(这是由“赛马”这个特殊命题决定的),奏完全曲还不到两分钟时间,可以说是真正的器乐小品。然而,我们听了这首乐曲,却如同读了一篇优秀的“一分钟小说”,感觉到它那小小的躯壳盛满了丰富的内涵,不仅同样提示了主题,使人得到艺术上的满足,而且比起某些长大、复杂的乐曲来,它简洁明了,亳无枝蔓,特别具有统一、集中的“单纯美”。

(责任编辑:风儿)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