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古筝曲《战台风》:波澜壮阔,气势恢弘

2009-04-09 16:5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战台风》这首乐曲是曲作者王昌元在上海港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事迹而创作。

《战台风》这首乐曲是曲作者王昌元在上海港头体验生活时,有感于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事迹而创作。《战台风》中的“扫摇四点”、“扫弦双食点”、“装饰密摇”、“扣摇”、“柱外刮奏”等,都是以前古筝曲目中所没有的,实属一种弹奏技巧上的创新。此曲给古筝园地增添了一枝不可多得的芬芳花朵。《战台风》曲调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快速段落紧张激烈,慢速段落优美抒情。全曲成功地塑造了码头工人大无畏的精神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全曲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快速激烈的节奏,表现出码头工人生气勃勃、热烈欢腾的劳动场景。在连续弹奏快速八分音符的时候,节奏上不要越弹越快,手指的发音应该坚实、有力。

第二部分是描写台风袭击,这一乐段形象地描绘也了台风的剧烈,演奏手法采用了左右手在筝码两侧反向刮奏、扣摇等技法来模拟台风的呼啸。在模仿台风的演奏时,要体会那种由远至近、由慢渐快的风速成,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强而不燥的音色。

第三部分是全曲的中心段落,篇幅最长。前4节是引子,38~44小节是主题。主题不断地出现,每次都有变化,表现了码头工人顽强不屈的精神。第二次主题的出现(从第44小节开始),与第一次主题的结尾叠置在一起,同时节奏比主题的第一次出现密集了一些,表现了工人于台风搏斗的紧张气氛。从51小节的第二拍开始,是一个过渡段。66小节,主题再一次出现,节奏更加密集,气氛更加紧张。第二个过渡段后,主题在93小节又开始出现。到109小节,音区转高,工人在勇猛地与台风奋战。从93小节开始,主题的反复中没有再出现过渡段。直到154小节,一气呵成,码头工人在与台风的搏斗中,愈战愈猛。通过旋律节奏由疏到密、由简至繁的多种变奏手法,表现出了工人与台风激烈搏斗的场面。稳定的节奏象征着坚定的信念,也是这一乐段情绪上突出性的渲染。扫摇段和双食点段不要有技术障碍,学习这首乐曲之前,必须先学会、练好扫摇和双食点这两种技法。

第四部分以流畅的旋律,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工人们胜利的喜悦。弹奏这一段的时候要注意右手发音的松弛和乐句气息的划分,就像说话一样,不要把上一句的尾词和下一句的开头连在一起。

第五部分描绘出欢腾码头的场景。它再现了码头工人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这一段要求双手的弹奏在情绪和力度上更加激烈与突出。

(责任编辑:猪猪)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