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内容现实,节调哀愁的《渔光曲》

2009-04-13 15:1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渔光曲》作于1934年,是这一年上映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歌。由于影片参加莫斯科展出时获得荣誉奖,这首歌曲也因此驰名国外。

《渔光曲》安娥词,任光曲。作于1934年,是这一年上映的同名影片的主题歌。由于影片参加莫斯科展出时获得荣誉奖,这首歌曲也因此驰名国外。聂耳在《一年来之中国音乐》(1934年)一文中写道:“《渔光曲》一出,……其轰动的影响甚至成了后来的影片要配上音乐才能够卖座的一个潮流”,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侥幸”,而是由于“内容的现实,节调的哀愁,曲调的组织化”和“配合着影片的现实题材”。这首歌曲描绘了当时渔村破产的凄凉景象,质朴写实的歌词和柔婉惆怅的音乐中饱含着渔民的血泪。歌曲采用三部性的结构,形象是单一的。虽然各段的音调有所变化,由于统一的节奏型和用同一乐句写成的引子和间奏,使各段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徐缓的速度和贯穿全曲的特定节奏,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颠簸起伏的形象;虽然曲调采用了五声音阶的宫调式,但却没有一般大调的明朗色彩,而是在旷远之中透露着压抑和哀愁,这些都使这首歌曲具有特殊的魅力。关于这首歌,聂耳曾作过它是在《孟姜女》调基础上发展的分析。从曲调的三个段落都是“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以及起首段落的旋律骨架和落音来看,这个分析不无道理。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