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曰强老师当年从胥桐华女士那里学到《秋夜读易》与《耕莘钓渭》两支曲子。关于这两曲的来历,梅老师说当年胥桐华先生不愿说。只讲“高人传授”。查胥先生师承,《今虞琴刊》“琴人问讯录”的记录是“从蜀中郑老先生学,后在扬从胡氏习琴”,“胡氏”指广陵琴家胡滋甫先生,至于“蜀中郑老先生”不知何人。《秋夜读易》与《耕莘钓渭》在广陵一系的五种琴谱中都未见录,《蕉庵琴谱》中《秋夜读易》一曲,乃清代王元伯作曲,与胥先生所传《读易》不相干。历来以“读易”为题材创制琴曲很多。孔子乃万世师表,据《史记》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至韦编三绝。”后世出现了不少表达这样主题的琴曲,旋律绝不相同。梅老师晚年最乐弹《读易》。他曾说:每逢秋夜、神清气爽、最宜读书。此曲与《古琴曲集》收录的《韦编三绝》和王元伯作的《孔子读易》完全不同。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