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曲艺 >

从宋词看古琴音乐艺术在宋代的状况(一)

2009-05-13 15:1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宋代曾经大为流行的曲子音乐现在大多早已失传,我们也很难想象宋人的流行音乐在今天我们的耳中听起来是怎样一番滋味,但是作为配歌演唱的歌词却长盛不衰地流传了下来。

宋代曾经大为流行的曲子音乐现在大多早已失传,我们也很难想象宋人的流行音乐在今天我们的耳中听起来是怎样一番滋味,也许他们的津津有味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索然无味。音乐的确是散失了,但是作为配歌演唱的歌词却长盛不衰地流传了下来。

歌词留下来,但是却唱不出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音乐的失传与中国乐人保存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曲谱是用文字记载的,没有节奏和音高,只有动作,如古琴谱:“耶卧中指十上半寸许案商,食指中指双牵宫商,中指急下,与构俱下十三下一寸许住末商起,食指散缓半扶宫商,食指挑商又半扶宫商,纵容下无名指于十三外一寸许案商角、于商角即作两半扶夹挑声一句。”(摘自《碣石调·幽兰》谱第一段第一句)这样一大堆还仅仅是一首曲子开头的一句,除了古代的乐人能看得懂,今人怕早就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了。但是看得懂不等于就弹得了,因为还不知道节奏,这只有依靠口耳相授了。加之人的记忆有限,曲子的流行也有限,百年之后就更加地有限了。

以下的《醉翁操》取材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曲子为宋太常博士沈遵所作,这一首曲子由琴演奏,由此可见宋代音乐之一斑。配合琴乐而歌之事自古就有,并非宋代新兴,在《新唐书·礼乐志》(注1)中记载太常丞吕才的上书:“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是知琴操曲弄皆有合于歌。” 从这首曲子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来看,是应具有宋代流行音乐的特色的,因此才能“知琴者以为绝伦”。后来欧阳修与沈遵相逢,于夜阑酒酣后听其演奏此曲,喜爱不已,当即写了《听沈遵弹醉翁吟》,诗中写到:“沈夫子弹醉翁吟,以我名。我初闻之嘉且惊,宫声三叠何泠泠,酒行暂止四座倾。”

《醉翁操》又名《醉翁吟》,在《琴书大全·序琴》(注2)中是这样解释“操”和“吟”的:“其遇闭塞忧愁而作者命其曲曰:操。操者,言遇菑遭害困卮穷迫,虽怨恨失意犹守礼仪,不惧不摄,乐道而不失其操者也。”“吟者,吟咏其事。”在词中有“泛声同此”一句,指的是琴特有的一种音色——泛音,这种声音音质很轻,但却不失灵动活泼。“泛声同此”意即从开头至“曰有心也哉此贤”止都是用泛音演奏的。现附原词曲谱如下(注3):

醉翁操: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沒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於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 于东坡 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泛声同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此首曲的歌词为苏轼所写,且是众多谱写的歌词中的佼佼者,后来楼钥也写了一首来和东坡此词:冷然。清圆。谁弹。向屋山。何言。清风至阴德之天。悠飏余响婵娟。方昼眠。迥立八风前。八音相宣知孰贤。有时悲壮,铿若龙泉。有时幽杳,彷佛猿吟鹤怨。忽若巍巍山巔。荡荡几如流川。聊将娱暮年。听之身欲仙。弦索满人间。未有逸韵如此弦。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3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