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飞
尘世情 总不堪 离漠怨
落花无迹 凭谁留意
空山是那鸟语
白鹤无心 自在逍遥
却难当 春花秋月
人间悲喜 世事无常
愿君知 此心寄萍
不问聚散别离
但求清淡如水 长流不息
道家音乐是道家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祭祀音乐及各地民间音乐有密切关系,因而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部份。 道家音乐远源於巫祝,继承了“巫以歌舞降神”的传统;同时道教重祈禳祭祀,即所谓坛醮,不断吸取帝王庙堂仪典音乐和民俗祭神音乐以丰富自己的宗教活动内容,遂逐渐形成了以表达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的道教音乐。几乎凡有醮仪便有音乐,道教音乐成了传统的演教方式之一。
道家音乐固然以表达神仙信仰为主要内涵,但它不是孤立发展的。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受著社会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宫廷音乐与地方民间音乐的影响。因此,道教音乐具有三大特色:第一,道教音乐与斋醮仪式密切联系,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第二,由於祭祀的多是天帝等天神,音乐庄严肃穆,故颇多吸取宫廷祭祀音乐的韵调;第三,由於道教广泛传播於民间,各地方的道家音乐与当地的地方音乐有长期的交融,故而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民间传统音乐与地方性音乐的特色。
道家到达神仙之境,皆驾鹤飞升。此曲表达道家飘然洒脱的超然境界,集喧嚣和空灵于一身。崂山派的《白鹤飞》,虽不及白云观的空灵,却也小巧可爱的。
(责任编辑:蝶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