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易学天地 > 教你好风水 >

中国风水文化——千年不断的风水情结(2)

2009-03-31 16:2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隋唐:传播时期 隋唐时期,隋宰相杨恭仁准备仁祖辈的葬地,请了海内有名的相地家卜地,这些人各有一套,杨恭仁不知听谁的好。他就密派人回家乡取

隋唐:传播时期

隋唐时期,隋宰相杨恭仁准备仁祖辈的葬地,请了海内有名的相地家卜地,这些人各有一套,杨恭仁不知听谁的好。他就密派人回家乡取葬地四角的土各一斗,并在历书上写着地的形势。相地家们都没说准。有个叫舒绰的说:“此土五尺外有五谷,得其一即是福地,世为公侯。”杨恭仁请舒绰到其地察看,挖地七尺,果然发现一洞穴,贮藏七八斗粟,这里原是粟田,蚁啄而成穴。杨恭仁于是重赏了舒绰。

到了唐代,相地活动与风水术日益分化,风水术侧重于看坟地,迷信色彩十分严重。据《通典》卷138引《开元礼》记载,唐代不论是官人还是庶人,只要死了,都要择地择日下葬,这成为一种很普遍的习俗。唐代还设有司天监,监里的官员都懂风水术。

宋朝:兴盛时期

宋代真正到达风水术盛行的时代,宋徽宗就是一个很相信风水的皇帝。他原先没有儿子,有个叫刘混康的术士告诉他,京师西北隅地势过低,如培筑增高,当得多男之喜。徽宗就命令大兴土木,叠起冈阜,高约数仍,后来果然得了儿子。徽宗就更加相信风水术了,改筑延福宫,又命灵素择地,修建上清宝篆宫。

在宋朝,葬地的好坏,被认为与吉凶有关。宋人认为旧坟地不宜葬。钱希白《小说》记载宋初,钱文炳的妻子死了,炳从小精于相地术,就在报恩院侧的松林中选得一穴,有个僧人告诉他这里已有古圣贤葬于此,不可重新营葬。文炳不从,掘地发现数重石板,石中飞出一枚黑蜂对着文炳的右眉一螫,文炳头肿如斗,当晚身亡。

宋代真正到达风水术盛行的时代,宋徽宗就是一个很相信风水的皇帝。他原先没有儿子,有个叫刘混康的术士告诉他,京师西北隅地势过低,如培筑增高,当得多男之喜。徽宗就命令大兴土木,叠起冈阜,高约数仍,后来果然得了儿子。徽宗就更加相信风水术了,改筑延福宫,又命灵素择地,修建上清宝篆宫,劳民伤财,导致国库空虚、国力下降,政权衰败。

在宋朝,葬地的好坏,被认为与吉凶有关。宋人认为旧坟地不宜葬。钱希白《小说》记载宋初,钱文炳的妻子死了,炳从小精于相地术,就在报恩院侧的松林中选得一穴,有个僧人告诉他这里已有古圣贤葬于此,不可重新营葬。文炳不从,掘地发现数重石板,石中飞出一枚黑蜂对着文炳的右眉一螫,文炳头肿如斗,当晚身亡。

但风水宝地不是人人都可享受的,土地各有其主。《夷志坚》叙述陈魏公父墓说,福建莆田有一块富民的葬地,富民葬此处,子孙都病了。有个风水师说,这块地应当卖掉才会断除病根。后来,富民按风水师的意见卖了地,子孙的病就好了,而买地的一家不仅不病,还当上了宰相,风水师说这是地得其主。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