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风水:天意一半 人为一半(3)
2010-05-25 14:31
绿色兵法专家李德雄提醒我们,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并不是一切都适从人愿的。但是地球气场不断变化作用于人类生活所造成的好坏吉凶,即风水中所谓
“绿色兵法”专家李德雄提醒我们,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并不是一切都适从人愿的。但是地球气场不断变化作用于人类生活所造成的好坏吉凶,即风水中所谓的“地利”与“凶煞”,亦是可以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加以改变的。研究风水,就是要探究天道自然对人类的影响,发扬有利的一面,改造不利的因素,或设法避之,即“化煞”。
这是个实际发生的事:原市府大楼后有一泓水塘,门前又是一条大路直冲而来,形成了后无靠山,根基不稳,“水射门庭”的局势(城市以道路为水,以屋脊为龙)。“开荒牛”城市雕塑又困于大院之中,据说此前几任主要市领导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与此有关。后来他们把水塘填了改造成一座假山,把直冲大门的来路分为两岔,东进西出,把开荒牛移至院外,局面就顺畅多了。
由此想到了“地灵人杰”与“人杰地灵”问题的纠缠。到底是“人杰地灵”,还是“地灵人杰”?
最近我们到江西婺源调查,他们正在为打造中国最美的乡村而奔忙。这个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古村落,白壁青瓦马头墙,的确很美。但成为人们最热烈的谈资的还是某村某姓出了“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一门三天官”等等事情。显然是这方风水宝地有灵气,才养育出这么多英才,这就是“地灵人杰”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虽是约定俗成的话,生活中却也有不少应验的。但我们在这次对深圳的调查中,人们谈得更多的却是云集在这方热土上的各路精英,是如何施展才华,使得这方热士更加灵应,这又是“人杰地灵”了。
然而,要创造一个宜人居住、发展的环境,并非易事。对此深圳城市规划局总工程师黎克强先生体会最深。他说,既要让人有拼搏的空间,也要让人有休闲的乐园。因此在市内高新技术工业区,蛇口、南头出口加工工业区的建设,几乎与西丽湖乐园、香蜜湖乐园、仙湖植物园同步进行;七座大中型水库与郊野森林公园一起建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筑巢引凤”。按风水中的说法就是通过植物这个自然的净化器、空调器、消声器、灭菌器,调节区域内的小气候;加上环曲相抱的洁净水网,就可聚气养人,改变“地弊”。
深圳近20年来大量造林绿化,梧桐山、七娘山、羊台山是郁郁葱葱,大鹏半岛郊野森林一片新绿,市内小区有花园,村村户户搞立体绿化。再整治深圳河,净化东江水,保护西部的红树林,建立内伶仃岛上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这一系列举措都使地运不断变化,招引来全国各地人才,所以既是“人杰地灵”,也是“地灵人杰”。
同样的天,同样的地,为什么沉睡了几千年忽然在一夜间醒来?地运旺福,天意一半,人为一半。这也算是“天人合一”吧!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