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4)
2010-05-27 10:33
花树绰约,映于耦园雕刻精美的轩窗之上,营造出一种幽雅的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植物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这样配置都是为了符合美的规律,并
花树绰约,映于耦园雕刻精美的轩窗之上,营造出一种幽雅的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植物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这样配置都是为了符合美的规律,并达到趋吉化煞的目的。
苏州园林的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葱茏之间,植物的色、香、姿、声等,可以组成独立的景观,也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槐阴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这样配置都是为了符合美的规律,并达到趋吉化煞的目的。
苏州园林追求的是超功利的人生境界,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苏州园林色彩淡雅,避免强刺激的大红色和金黄色。园林中的植物常绿者多于落叶者,绿色给人平静安定之感,有利于营造恬静幽雅、空明澄净的环境。
苏州园林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典范。不但居住环境如此,室内陈设也力求达到“不令人俗”的功效。古书、名画、古瓶、雅石等,布置在博古架上、轩窗边、几案上,这些体现着“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的“韵物”,既富于文化底蕴,又充实、滋养着园林主人自身的精神生活和人格内涵。退思园九曲回廊用新石鼓体将“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的诗句镶嵌在九个漏窗中,将园景“诗化”。狮子林将“古琴、棋盘、函装线书、画卷”四雅塑成了四个漏窗,文气氤氲。
苏州园林创造的诗化的环境,是一种艺术养生模式,它建立在中国重人生、重道德的传统文化基础上。苏州园林的建造者追求“外适内和”,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并重,体现了中华先人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