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中医中药 >

不想吃西药? 试试中药中的“思密达”

2010-03-09 11:30
来源:39健康网 作者:网络
中药中有些酸涩的药物含有大量的鞣质,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相当于西药中的“思密达”.临床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而致泄泻、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不想吃西药? 试试中药中的“思密达”
 
 

  中药中有些酸涩的药物含有大量的鞣质,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相当于西药中的“思密达”.临床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而致泄泻、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五味子 味酸、性温;入肺、肾经。五味子具有涩肠止泻作用,用于治疗脾肾阳虚的五泄泻,可配合温脾固肾的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等同用。常用量为3~10g.

 

  肉豆蔻 味辛,性温;入脾、胃、肾经。肉豆蔻具有温中收敛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肾虚寒引起的久泻不止,或黎明(五更)泄泻等症,常与温补脾肾、收敛止泻的药物如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等同用。此外肉豆蔻性味辛温、芳香而燥,有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之症。常用量为6~15g,一般煨用。使用时要注意的是肉豆蔻温中固涩,只适用于虚寒泻痢,凡热泻、热痢者忌用。

 

  赤石脂 味甘、微酸、涩,性温;入胃、大肠经。赤石脂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虚寒久泻,或久痢便脓血不止,可与收涩止血的侧柏叶、乌贼骨等同用。常用量为 15~30g,入汤剂宜先煎去渣,外用适量。要注意的是赤石脂性温收敛固涩,对于温热泄泻、下痢初起或实热证均忌用。

 

  禹余粮 味甘、涩,性平;入大肠、胃经。禹余粮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用于治疗虚寒久泻、久痢、脱肛等症,可与赤石脂、党参、白术等同用。禹余粮的常用量为 10~25g,入汤剂宜先煎去渣。使用时要注意的是泻痢初起实证忌用,孕妇慎用。

 

  诃子 味苦涩,性平;入肺、大肠经。诃子有涩肠止泻的作用,适用于久泻久痢之症,可与茯苓、肉豆蔻、白术等同用。常用量为6~15g,用治久痢久泻宜煨用。

 

  石榴皮 味酸涩,性温,有毒;入肝、胃、大肠经。石榴皮有涩肠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虚寒久泻久痢、脱肛等,可与肉豆蔻、五味子、白术等同用。常用量为3~9g.

 

  五倍子 味酸、咸,性寒;入肺、肾经。五倍子一有涩肠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便血日久、脱肛,可与河子、五味子等同用。常用量为1.5~6g,宜入丸、散剂用。

 

  (责任编辑:天涯)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