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历史丰碑 >

巧夺天工的建筑杰作——赵州桥

2009-03-24 14:4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赵州桥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精品,是中国建筑杰作。赵州桥在当时是古建筑中最精美的、设计最为优良的桥梁。

  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有诗赞曰:“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赵州桥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建造者是一个叫李春的工匠。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短命的王朝,但赵州桥的寿命却很长,至今已屹立了一千四百多年,赵州桥的造型巨大空灵,线条简洁明快,既宏伟超拔又秀逸轻盈,是当今世界上跨度最大建造最早的敞肩型石拱桥。在建筑艺术上,赵州桥有两大特点,一是坚固、一是节省石料。

  隋代以后,赵州桥成了一个典范,对我国桥梁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这座永通桥外,类似的桥目前已发现十多座。这些桥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赵州桥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的突出地位。

  综观赵县历史,其名称、治所、辖地虽经历代多次变更,但由于其地理、人文、民俗、宗教等多方面原因,一直保持了较大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位置,同时保持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并且相对保持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广博的基础。
  正是有这样一种文化背景,赵州桥诞生于赵县这块土地上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赵州桥的设计建造者李春的生平,史料中缺乏详细的资料记载,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李春为赵州人。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依据,但是从赵州陀罗尼经幢为本州人何兴、李玉等人设计建造以及后来建造的柏林寺塔,从这两座建筑高超的建筑艺术来看,从隋朝起,赵州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高超技艺的建筑工艺群体,只是随着时光的变迁,这一群体逐渐才出现了衰落和位移。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