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起义是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始于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其后各地响应。是中国历史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
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戍徭无已,用法也更为苛深,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一队被征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的贫苦农民,行进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遇到连日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目的地。按照秦法规定,误期当斩。在这种情况下,戍卒中的两个屯长陈胜和吴广密议,现在逃亡是死,起来造反也大不过是死,何不拼死干出一番事业来呢?于是,他们利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等计策发动戍卒起义,杀死监押的军官,提出“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占蕲县(今安徽宿县南),接着向西挺进,又攻占了秦朝重镇陈(今河南淮阳)。此时,起义军已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步兵数万人。起义军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被推举为王。张楚政权的建立,促进了全国范围内反秦斗争的高潮,各地农民纷纷杀长吏,响应陈胜。
陈胜以陈为中心,分兵数路,四出进军,以扩大革命政权的影响。吴广率主力西进,准备直捣咸阳,在战略重镇荥阳受阻,与秦军相持不下。陈胜又派周文率军直驱关中,到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千辆,士卒数十万人。周文军所向无阻,迅速攻占了戏(今陕西临潼东),逼近秦都咸阳。秦二世大为惊慌,急忙赦免在骊山修墓的几十万刑徒,仓促组成一支军队,由少府章邯率领,向农民军反扑。周文军因孤军深入,又缺乏训练和战斗经验,经过几次苦战,接连受挫,被迫撤出函谷关。最后渑池之战,再次失利,周文自杀。秦将章邯乘胜东下,进迫正在围攻荥阳的吴广所部农民军。吴广因久攻不下荥阳被部将田臧所杀。接着,田臧率军西向迎战章邯,敖仓之战,田臧兵败被杀。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倾全力向起义中心猛扑。陈胜亲自率军迎战,不幸失利。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败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被叛徒庄贾杀害。
陈胜、吴广相继牺牲,使农民起义遭受暂时的挫折,但各地起义军仍继续进行斗争。陈胜部将召平,假借陈胜名义,封项梁为上柱国,命其领兵西向击秦。项梁率军渡过江、淮时,先后与陈婴以及英布、蒲将军率领的起义军汇合,队伍扩大到六七万人。项梁得到陈胜牺牲的消息后,召集各路义军将领在薛县会商,并接受谋士范增建议,立楚国之后为王,以资号召。随即在民间找得为人牧羊的楚怀王之孙名心的立为王,仍称楚怀王。项梁率领起义军大败秦军於东阿(今山东阳谷东北),又派刘邦、项羽攻下城阳(今山东菏泽东)。刘邦、项羽在濮阳、定陶、雍丘(今河南杞县)等地接连打败秦军,斩秦三川守李由。项梁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骄傲轻敌,被章邯偷袭以至牺牲。刘邦、项羽和吕臣引兵退守彭城(今江苏徐州)和砀(今安徽砀山南)。
章邯破项梁军后,又移兵击赵。命王离、涉间率兵包围钜鹿。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师救赵。宋义到达安阳后,宴饮高会,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建议迅速进兵,遭到拒绝,於是杀死宋义,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他随即派遣英布、蒲将军领兵两万先行救赵。随后命全军渡过漳河,破釜沉舟,持三日粮,以示必胜无退的决心。起义军经过九次激战,大败秦军,杀苏角、虏王离。之后,蒲将军和项羽又在漳南和污水上再破秦军。章邯见大势已去,又怕被赵高陷害,遂率馀众投降。
在项羽率师救赵的同时,楚怀王又命刘邦率领所部西行入关,攻打咸阳。当时秦军主力已开赴赵地,西缐空虚,刘邦的军队得以顺利进展。他采纳陈恢的建议,实行招降政策,秦朝的地方官吏纷纷归顺。因此,刘邦迅速攻下武关,直趋关中。秦二世三年八月,赵高胁迫胡亥自杀,立子婴为秦王。子婴谋杀赵高,派兵距守峣关。刘邦绕过峣关,大败秦军於蓝田。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的军队进抵灞上,秦王子婴奉皇帝符玺投降,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坚持了6个月,终告失败。由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显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它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腐朽统治,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其后,各地农民起义军继续坚持反秦斗争,终于推翻了秦朝。秦末农民起义所表现的革命首创精神和英雄气概,鼓舞了后世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起义之中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对汉初“布衣将相”有着深刻的影响。
它是我国古代第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它推翻了地主阶级建立的第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打击了地主阶级,涤荡了封建领主残余势力,迫使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它改善和恢复了社会秩序,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的条件,开创了中国农民革命的光荣传统,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武装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