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稀有姓氏“甯”字全辨析(二)

2009-07-29 09:5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甯志强 甯蔚华
甯与寧,除因读音和字义相近而混淆外,还有另一因素,即清道光皇帝名旻寧。

四、关于“寧”姓

与“甯”姓相混同的“寧”姓,是由满族寧佳氏(寧尔佳氏)、寧古塔氏改姓而来。寧姓为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朝鲜古籍《李朝实录》载:“铁岭北部女真溪关千户凝马哈,以寧为姓。”这一姓氏的名人,现有南开大学教授寧宗一。

另一说法:“秦寧公之后以寧为姓”,即“寧氏源于嬴姓”。南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注》:“寧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寧公”,支庶因以为姓”。新加坡《南华早报》曾登《寧甯二氏相通•系承姬姓后裔》文章:“寧氏尽管有两个水源,但都是同父所生。寧、甯二氏大可不必在写法上斤斤计较。”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襄公曾孙是“秦憲公”。1978年1月,在宝鸡县杨家沟太公庙出土的秦器中,有秦公钟和秦公鎛各一套,从拓文字形看,名显是“憲公”,而决非“寜公”(见《文物》1978年第11期)。既然没有“秦寧公”之说,“寧氏源于秦寧公”应予废止。

秦公钟局部,上面铭文为石鼓文:“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赏宅受国。刺刺邵文公、静公、宪公。不坠於上……”

五、区分甯寧二字

若单从字源上看,甯寧二字确实是相通的。《汉语大字典》:“甯,同“寧”;《说文•用部》:“甯,所愿也”;清段玉裁注:“此与‘寧’意义皆同,许意‘寧’为愿词,‘甯’为所愿,略区别耳”;《说文》:“寧,愿词也。从丂,寍声”。 说明东汉之前,寧与甯都含“愿”之意。不过甯是“所愿”,有如名词“愿望”,而“寧”是“愿词”,为虚词之一,相当於动词“愿意”。後来,“甯”用于姓氏,正确发音nìng,即甯邑之甯。而寧静、寧愿等词,就只使用“寧”字。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