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中国姓氏的当代形态:“姓名”合一 分布不均(2)

2009-07-29 15:1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王泉根
(三)“姓”、“名”合一的趋势正在开始,这主要流行于知识分子群体。例如,有的作家、艺术家长期使用固定的笔名、艺名,而原名却被淡忘了。笔名

(三)“姓”、“名”合一的趋势正在开始,这主要流行于知识分子群体。例如,有的作家、艺术家长期使用固定的笔名、艺名,而原名却被淡忘了。笔名可能是一个词汇,如碧野、柳青、田地,这就很难区别其中某字是姓,某字是名。李芾甘的笔名叫“巴金”,到底是姓巴名金,还是就叫巴金而不必再分姓名,人们对此都不会深究。著名书法家、北师大教授启功先生,并不姓启(姓爱新觉罗),而是名叫启功,由于长期以“启功”行世,不少年轻人都以为启功先生姓“启”。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姓氏制度还将继续发生变化。

第二,姓氏分布不平衡,大姓人口爆炸。

中国古今使用的汉字姓氏,多达两万余个。但由于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古今大量姓氏已经废弃不用,由此造成我国姓氏在全民人口中分布极不平衡的状况,表现为姓氏用字单调、大姓人口比例庞大等现象。我国目前使用的汉字姓氏约为3600个,而在汉民族中有87%的人仅用了100个常用姓氏,也即在11亿人口中约有9.5亿多人只用了100个姓氏。在这100个姓氏中,王、李、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等19个大姓的人口却占了汉族人口的55.6%,也即全国大约有一半人口只使用这19个姓氏;而在这19个大姓中,居于前三位的李、王、张三个“超级大姓”则占了汉族人口的22.4%,其中以李姓最多,约占7.9%,王姓占7.4%,张姓占7.4%,这就是说全国约有2.5亿的人只用了这三个姓。

大姓之所以“人满为患”,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造成的。首先这些大姓在历史上往往就是“国姓”(帝王之姓)或是世族望姓,人口一直较多。如排列在当今人口最多的前面19个姓氏,曾为“国姓”者有:李、刘、赵、朱。李姓——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立国276年(618-690,705-907)。刘姓——汉高祖刘邦,开汉朝414年基业(西汉:前206-9,东汉25-220),另有蜀汉、北朝前赵、南朝宋,其君主也为刘氏。赵姓——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国祚320年(960-1279)。朱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国祚294年(1368-1661)。李、刘、赵、朱四姓所立唐、汉、宋、明四朝,计为1301年,占了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开始获得保存迄今(前841-2099)共2850年的信史时代的46%,几近一半。这四姓对于中国历史、中国姓氏史的影响可谓大矣!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