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 族
古傣族人原本无姓,只有一个“刀”姓,系明王朝赐给当时西双版纳傣族最高统治者的姓。因此,此姓在解放前一直仅在贵族阶层使用。解放后,一些无姓傣人亦喜欢在名前冠以刀姓。近年因汉傣通婚,子女从汉人父母姓,于是在目前傣人中出现了张、王、李、周等大量汉姓。
瑶 族
据神话传说瑶族为神犬槃瓠与评皇公主的后代,共有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为瑶族。评皇各赐一姓,是为“盘瑶十二姓”,即盘、沈、包、房、李、邓、周、赵、胡、唐、雷、冯。
景颇族
景颇族称“姓”为“波桑”,含有类、种、姓的意义。也就是说景颇族历史上同种、同类之人,也即同姓之人,均有血缘关系,不得通婚。至今仍严格遵守这种“同姓不婚”的制度。在历史上,景颇族实行“普那路亚式”的族外婚制度,即甲族一群女子与乙族一群男子互为夫妻的族外群婚,现今景颇族实行的单向姑舅表婚姻,即是这一族外婚的遗迹。姓氏在景颇族中起着“姓别婚姻”的功能。因而景颇族姓氏与家族历史密切相关。景颇族姓氏中有大姓与小姓之分。大姓共26个,均为氏族社会部族或家族标志。其中木日(彭、李)、恩昆(岳),勒托(董、徐)、木然(尚、杨)、勒排(排)五大姓,是世袭山官的子孙,称为5大官姓。由26个大姓衍生出300多个小姓。景颇族称小姓为“亭郭明”,即户名。由户名再发展为姓氏(即小家族的名字)。
大姓和小姓常常连用,小姓在前,大姓在后,由同一大姓分出的两个小姓可以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