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唐宋八大家”后裔的重大发现(二)(2)

2009-10-15 11:28
来源:中华文化资讯网 作者:寻根问祖
“三苏”后裔遍五洲 眉山(现在的四川)苏轼,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他的书法有

“三苏”后裔遍五洲

眉山(现在的四川)苏轼,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他的书法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他的文章明白畅达,同他的父亲、散文学家苏洵以及弟弟、散文学家苏辙,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轼

苏东坡祖籍纪念馆介绍:“东汉顺帝时,苏章之后定居栾城,世称赵郡苏氏。赵郡苏氏至唐代有苏味道。苏味道于神龙初年(公元705年)病逝眉州刺史任上,一子不能归,眉山苏氏自此始。苏洵和其子苏轼、苏辙系苏味道裔孙,由于他们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在唐宋八大家中占居三家。“三苏”父子对其祖籍栾城十分怀念,自称赵郡苏氏或栾城苏氏,苏辙自己全部作品用《栾城集》命名,并在为其兄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为弘扬“三苏”刻苦奋进精神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光辉业绩、满足苏氏后裔到栾城寻根谒祖的强烈愿望,县委、县政府决定筹建“苏东坡祖籍纪念馆”,馆址座落在县城东北部1公里。纪念馆主体部分为“三厅一廊一阁”:一为苏氏源流纪念厅,设置苏氏先祖塑像和布展源流资料,建筑面积300─350平方米;二为苏味道纪念厅,建筑面积450─500平方米,重点反映苏味道与“三苏”渊源关系;三为三苏纪念厅,突出反映苏东坡及苏洵、苏辙事迹,建筑面积450─500平方米。另外还设有碑廊,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初步计划镶嵌300块全国知名书法家关于苏味道与“三苏”的书画作品及苏东坡书法手迹。银花阁为仿古高层建筑,内可布展。纪念馆两庑,为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的侧室4座,设三个展室和接待处、档案处、办公处等。整个建筑风格古朴大方、内涵丰富,由全国知名苏轼和苏学研究专家论证、策划,资料丰富,证据确凿,既是海内外苏氏后裔寻根谒祖之地,又是研究苏轼、苏味道、苏洵、苏辙的资料库,并且是旅游和启迪青少年奋发学习的胜地。纪念馆总占地面积约1.3公顷。

苏洵子苏迟后裔在浙江金华

据宋濂撰《太史苏平仲文集序》写到:“平仲名伯衡,其先居眉。自文定公(苏洵)长子、徽猷阁待制迟来知婺州,遂家焉。今为婺之金华人。去文定公九世矣。”刘基在《苏平仲文稿序》写到:“平仲于文定公为九世孙。文定公长子讳迟,以徽猷阁待制、工部侍郎守婺。遂家于婺。故平仲今为金华人。”苏伯衡后裔现居金华等地。

苏轼四子苏辽后裔在四川筠连

四川筠连苏姓始祖苏辽为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第四子,后任教谕定居筠连,至今墓葬于筠连城东之凤凰山。苏辽的后裔苏奎章,在明嘉靖元年(1521年)16岁时随父上山遇到老虎,老虎欲伤其父,苏奎章奋力与老虎救父的孝行入《明史》。如以前苏姓的家联为“籍托筠阳先百族,派分宋代祖三苏”,表明苏姓为宋代苏东坡的后裔。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