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德国人看“中式英语”:中式思维丰富英语

2009-05-15 17: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德国人纪韶融(Oliver Radtke)写了两本关于“中式英语”的书,并努力为后人保存中国特色的英语。

德国人纪韶融(Oliver Radtke)写了两本关于“中式英语”的书,并努力为后人保存中国特色的英语。“许多‘中式英语’不单单是不标准或者不正确的英语,”纪韶融说。他关注的是公示牌、菜单和商店门面上的英语。“许多‘中式英语’公示牌含有某种中国概念,这使英语变得丰富,因为有了某种中国意味,或者说某种中国式思维方式,英语更加中国化”。

许多人认为,“中式英语”令人尴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掉,但纪韶融却不以为然。他说,这种“语言”应该保存,“在西方,公共厕所从不用‘urinating’(撒尿)一词,但中国没有这一惯例。这种用法非常直白。作为一名西方人,这会挑战我们的思维:为什么我们精心规避这些说法?为什么要有这些惯例?”

“很多‘中式英语’使用者起初很反感这个举动。他们认为在拿他们开心。尽管作为一个西方人,用批评的方式书写中国某些社会现象有难度,但这仍是很有趣的话题。”但纪韶融说,中国人越来越支持他的努力,因为他们开始理解他的信念:中式英语事实上有助于丰富英语。单一、标准的英语这一概念已过时,因为英语现在有超过10亿的使用者,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数也迅速增加。“在这些人使用的过程中,英语会受某种程度的影响,不管英语母语使用者喜欢与否。”

(编辑:雁飞)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