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披上娱乐外衣的国学热(2)

2009-07-30 13:15
来源:百度新闻 作者:梁婷 常舒艺
最怕娱乐化变成妖魔化 近年来人们对国学的兴趣可以说达到了近百年来的一个高潮,形成了所谓的“热”,而一旦成为社会风潮,它的表现形态和复杂程

最怕娱乐化变成妖魔化

近年来人们对国学的兴趣可以说达到了近百年来的一个高潮,形成了所谓的“热”,而一旦成为社会风潮,它的表现形态和复杂程度也就加大了,必然会带来一些跟真实的历史文化关联性不大的衍生问题。比如某些学者在此“热潮”下借国学之名行商业之实。这些真真假假的问题搅和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局面,需要做仔细的梳理。景海峰认为这些现象并不奇怪,也是正常的,“任何一种文化思潮或者热点的出现,肯定会伴随着某种复杂性。”

王兴国告诉记者,事实上国学的概念是从日本移植过来的,日本人把中国的古典文化称之为国学,到了近代由章太炎从日返华后将这一概念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我们希望中国文化是活着的有用的,并能积极地向前发展。”有人提出,《开心学国学》将二十四节气、瓷器等作为国学的一部分是否有所偏颇?《万卷楼》中书斋先生满口之乎者也是否矫枉过正?王兴国却持相反态度:“今天我们讲国学,是要让更多的人理解国学。作为电视台播出的节目,首先要简单,才能抓住观众,内容不能像我们研究学者这样做学院式教学。要普及化,从浅层入手,才能让普通大众更容易学习国学。”

无论是知识竞赛节目还是寓教于乐的长篇电视剧,学者们认为媒体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呼吁更多的媒体关注国学,介绍总比不介绍好。问题是,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东西经炒作后,结果总会弄偏主题。这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王兴国说。在媒体风行、国学普及化的今天,学者们担心用国学做节目的人会将“国学”概念过度诠释,“最害怕的是无中生有,扭曲了历史文化,这也是娱乐化国学节目的趋向和弊端。”然而国学要发展,必须经历这个过程。

未来国学复兴之路在何方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上急速发展,国力大增,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日渐成长,这是今天国学热的根本动因,因此在记者采访时许多学者都表示,不能以纯学术的眼光来理解国学、研究国学,而应当从当代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从大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和解读这些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国学纯学术化,应使国学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

在景海峰眼里,今天的国学热不是一个书斋形态的,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到现今十多年的走向看,动力更多的是来自民间或是社会意愿,以前是边缘性的东西,现今则成为了热点。“当前的国学热点问题切换,常常不是‘由内而外’兴起,而是整个社会风气形成之后,影响和改变着书斋里面的国学研究。”这是景海峰对十多年来“国学热”的一个观察。

王兴国则提倡恢复书院制度,但并不是以文凭的方式。“一是在学业方面增加相应国学课程,这是我们今天社会教育文化的主流,另外就是国家政策也应有相应配套。关键在于全社会的提倡,营造一种氛围,加上媒体的配合,国学才有可能真正意义的复兴。”

(责任编辑:南有乔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