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先生说,近几年来,中华书局在面向大众传播国学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出版了以《正说清朝十二帝》《万历十五年》《于丹论语心得》《马未都说收藏》为代表的大众国学读物,也在不断整合已有的出版资源,出版了以“中华经典藏书”为代表的国学经典普及读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在继续拓展产业链,希望通过开办中华私塾以搭建一个更便捷、更直接、更生动的服务读者的传播方式,为大众提一种民族的思维方式,更好的汲取国学智慧,影响大众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
中华私塾依托百年老社,整合高端师资,开办公众讲坛,每周日下午在中华书局510会议室开展专题讲座。在讲座形式上,中华私塾既继承我国从孔子开创的私学教育传统,讲究师徒相授,小班教学,侧重为人处世之道的传授,又继承古代书院的优良传统,所讲的系列课程,学员现身讲解、答疑,导师和讲师也要讲解和辩难,充分互动,以达到师生心得的全方位交流。
李岩认为,这个讲坛是富有新意和创意的,它第一次让中华书局在文化传播的载体方面实现了多样化的传播,即仅仅向大众提供无声的文本读物转变到提供有声的、系统的国学知识讲座,从完全的平面传播转变到立体传播,国学经典精读不仅要出图书,在条件成熟时要出光盘,还要通过网络、手机等进行传播。未来,中华私塾将联合其他的国学传播机构在2009年10月底举办一次“中华经典教育金秋论坛”,在2010年元月通过每年一次的北京春季图书订货会与全国的各主要大书城进行紧密合作,将中华私塾的优质讲座推向全国,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更深入、更生动、更直接的精神服务。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黄朴民先生、中国雅文化艺术工作室总监国学形象大使哈辉小姐、电影《孔子》营销总监熊英女士等都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华私塾进行了评说,提出了建议。
中华私塾的学员也纷纷发言,家庭主妇杨丽女士说:“我每周都会带着自己10岁的儿子来参加中华私塾。 能够参加中华私塾,聆听智者的声音,快乐学习,人生之幸。参加私塾的收获有二:一是知识面的丰富。学者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体会弥补了我知识的不足;二是印证了我的一些感悟。所谓‘万物一理’,很多规律都是相通的。自己的感悟被老师印证时,特别开心。对中华私塾的总体评价:有内容,有深度。期待它能够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还教育的本来面目。
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张贵鑫博士说:“我觉得私塾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我更深切地接近国学。感谢中华书局开办中华私塾。我对私塾相当推崇,并不遗余力地向我周围的朋友推介。每次走进中华书局,看到那安静的楼道、朴实的电梯、墙上悬挂的国学大家相片,心里就有一种尘封已久的东西不知不觉地打开。真的感谢。我觉得私塾最大的优势就是组织者很有国学底蕴,内容质量过硬,互动性强,这也是其他科教节目和课程所不能比拟的。”
会上,中华书局的领导向中华私塾导师和讲师颁发了聘书,一些学员向老师行中华传统的拜师礼。
(责任编辑: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