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绽放在土默川土壤中的民俗奇葩:“脑阁”濒临失传

2010-01-08 09:01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白兰
2008年6月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克齐脑阁是绽放在土默川民间艺术土壤中的一支奇葩。 脑阁的“脑”是动词,意思是用肩膀把东西扛得和脑袋一样高。

2008年6月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克齐脑阁是绽放在土默川民间艺术土壤中的一支奇葩。

脑阁的“脑”是动词,意思是用肩膀把东西扛得和脑袋一样高。每架脑阁由身强体健的一名壮年男子和1至3名5到8岁的儿童组成。小孩身着古装,以戏曲人物的扮相为典型,从传统剧目《打金枝》、《白蛇传》、《西游记》、到如今的《昭君出塞》、《草原英雄小姐妹》。毕克齐脑阁应邀多次到杭州、广州、深圳等地参加文艺表演和民俗文化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但近年来,由于脑阁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年轻人都在外地求学或在大城市里打工,愿意学此项技艺的人寥寥无几,脑阁这一精品民俗形式濒临失传的危险。

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对脑阁架子的制作、脑阁表演节目和形式进行系统整理和保护;对该技艺的传承人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使他们有能力从事脑阁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投入资金,让脑阁这一民俗文艺形式多参与各地的文化交流演出,不断充实、完善,使这一古老民俗节目在新时期不断发扬广大。

(责任编辑:悠然)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