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电影《孔子》引发国学热 早教高教均青睐(3)

2010-02-08 09:15
来源: 新京报 作者:佚名
以静为主的学习,是否适合学龄前孩子好动的特点? 我认为学习国学最好是 4岁以后,时间也不要过长。对于幼儿,家长会有意识教他们一些古诗,三字经
以静为主的学习,是否适合学龄前孩子好动的特点?
 
我认为学习国学最好是4岁以后,时间也不要过长。对于幼儿,家长会有意识教他们一些古诗,三字经,这种刺激如果不持续,会很快忘掉。在孩子玩时,可以当作背景音乐去播。
 
在孩子4岁时母语的逻辑思维基本已经搭建成,可以强化一些。以后只作为学习的一部分,到小学初中再摄入。此时孩子有理解能力,能将道德经、弟子规,很细地去拆解。
 
国学班的孩子从外表上看很理智,这样成长的孩子是好还是不好没有定论。如果父母认为这样的孩子符合培训目标没有问题,但长大后还需要与同伴交流。所以说国学有用,但要适度。
 
提问 2
 
我曾经给儿子报过国学班,他毫无兴趣。如果他并不感兴趣,是不是不适合去学?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以儿歌的形式来学,老师讲一些故事。对于国学的道理有初步的感性的感觉。中学后,可以去学习国学中的做人道理。在12岁以前,人的机械记忆很好。背下来后,现在可能不理解,但对于以后的气质可能会有影响。
 
家长送孩子去学是为了感受中华文化,孩子如果喜欢,不是被逼迫去学习当然很好,但家长不一定非要让孩子去学,背这些并非孩子成长必须的一环。建议家长去听听孩子学国学的感觉,不要用成人的意向去想孩子。孩子如果对于传统文化没有兴趣,不要用简单的强制性手段,要用一些方法去引导。
 
提问 3
 
什么样的人适合报考国学院?
 
首先是有兴趣,热爱中国文化。其次是有较好的古文功底,读过很多国学书籍。我们近期刚做完一次面试,面试的是特长生,一本的分数线可以降70-80分。即使这样,满足要求的也并不多。虽然看到有热情学习的人,有的发表过文章。但仍觉得他们对古典文学看的太少。现在的学生功课太重,课外阅读比较少,仅限于课本以及教辅中的段落。自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读的很少。
 
提问4
 
古代的社会环境与当代差别巨大,是否国学更主要用于提炼为人处世的道理,而非商业智慧?短期课程能有多大收获?
 
40-50岁的经过“文革”的企业家,一般对古代思想的了解比较欠缺,没有认真读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通过国学学习对提高思想水平,认识事物的能力和经营能力都有好处。企业家学国学,不仅能懂得传统文化,也能从中领略到中国的传统管理经验。对提高管理水平、经营方法、战略战术思维都会有帮助。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