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古人的“治玉”方法:麻绳将玉璧一切为二(3)

2011-04-18 15:21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佚名
其次在切割上即剖切材料,这是加工玉器的一道重要工序,也是玉工对璞玉进行加工的重要步骤,只有把玉料切割成各种不同的形态才能进一步加工玉器。


    其次在切割上即剖切材料,这是加工玉器的一道重要工序,也是玉工对璞玉进行加工的重要步骤,只有把玉料切割成各种不同的形态才能进一步加工玉器。切割主要是用软性的线状工具、片状或长条状的工具,在金沙玉器的切割过程中这些工具都有使用,较大型器物的开片多以片(锯)切割方法完成。


     然后是钻孔。主要是用木、竹、骨、石等管状形工具加砂蘸水不断在玉料上旋转碾磨而成。金沙时期的钻孔技术非常发达,常根据器物的厚薄、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钻孔,钻孔方法有实心钻和空心钻两种。较薄的器物或小型的穿孔多用实心钻,单面钻孔完成。较厚的器物或大型的穿孔基本上采用空心管钻,多双面对钻,也有单面钻完成。由于依靠粗砂碾磨,两面对钻的孔常在孔壁留有螺旋状痕迹,金沙玉璧有的孔璧上可见残留有螺旋状的管钻痕迹。


    抛光是玉器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一般是以兽皮、木片或竹片等在玉璧的表面不断摩擦,直至达到光洁细腻的效果。在金沙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大量的磨石,它们均为河床卵石,大多色泽艳丽,其外形尚保留着自然的形态,但是在其一面或两面出现了人为打磨的平面的痕迹。经鉴定这种材料基本为中、细粒致密的中、基性斜长石,它的硬度较玉稍高,用作粗磨的材料并不恰当,它更像是用来作为细磨和抛光的工具。金沙玉璧大多经过了抛光处理,因此,玉器表面多光滑洁净,细腻润泽。


    相关阅读


    古人如何“治玉”?


    中国古代玉器上的刻纹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用砣具,二是用直刃工具刻画,三是用石英、燧石、水晶等硬度较高的尖锐器物徒手刻画。


    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璧圆环两面均刻画有七组清晰的同心圆圈纹,每组圆圈纹由疏密相间、极细的阴线纹组成,两面的线纹又基本对称,距离相等,深浅相间,线条婉转流畅。像这样精密的同心圆圈纹饰应该是由砣具加工完成的。


    砣在古代被称为砂碾,又称轮锯或轮盘刀。早期的砣机是一种半机械化的装置,要由人的双脚踩踏来带动轮盘转动,这样的装置由于受力的不均,常常琢出的纹饰线纹不均,甚至纹饰还常有歧出现象。而金沙这件玉璧从线纹观察则应是由一种匀速且快速旋转的轮盘工具来加工完成的。这个工具很像今天使用的电动机床类的装置。但金沙时期这种装置不可能由电力来带动,更可能是由急速的水流带动皮带高速旋转来完成的。这件器物的发现,表明金沙时期的玉器工匠们可能已掌握了极其精良的加工工具及尖端的制玉技术。


    成形对开法


    另外,打磨玉器还有一种方法叫“成形对开法”。就是把一件玉器做好后,再从中间剖开,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对剖开的一面作打磨、抛光处理,这样做成的两件玉器在大小、形制上就是完全一样的了,玉色也能相互对应。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对龙形玉佩就是用这种方法加工完成的,而过去在国外的一些博物馆内也有利用这种技术加工的玉器藏品。


    王方表示,金沙遗址曾出土了一件玉璋就是采用的“成形对开法”,即利用线切割,这也是玉器开片、镂空时常用的技术。它是以软性的线状工具带动解玉砂和水来开料的一种方法。软性的线状工具可能是动物的筋,也可能是用麻绳一类的材料。由于两侧拉动线状工具的力度大小、用力方向不均匀,切面上也就留下了凹凸不平,深浅不一的抛物线痕迹,这是我们了解古人“治玉”方法一个最好的例证。


 君子比德于玉


    上古时期,人们信奉万物有灵,玉即为天地间的灵物,就是祀神、通神的最好礼物。《说文》曾云,“灵,巫也,以玉事神,从玉。 ”说明了玉既是用来祭祀天地神祗的祭品,也是巫师沟通人神的法器。在原始宗教社会中,玉从石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非实用性物质,而成为具有强烈宗教意义的象征物品。玉璧就是中国古代极为常见且延续时间很长的一类玉礼器。


    商周时期,玉璧是宗教祭祀活动中最主要的礼器之一,主要用来祭祀天地神灵,《周礼·大宗伯》中曾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春秋战国之时玉璧不仅作为礼器,更进一步成为上层贵族权力、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古人爱玉、崇玉的传统,选择“玉”作为其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载体,提倡“君子比德于玉”,将玉道德化、人格化。贵族阶层盛行佩戴成组玉饰,因为雕制精巧的玉器不仅有美观的外貌,而且还显示出佩戴者的品格。


    金沙遗址发现的200余件玉璧均出土于祭祀区内,一起出土的还有数千件其他种类的玉器,如璋、琮、圭、戈、钺等。金沙玉礼器巨大的数量,丰富的种类,显露出金沙祭祀活动具有密集宽泛的内容,祭祀的对象更是丰富多彩。这些玉器基本都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器物等级较高,制作也很精细,从其基本功用和性质来看,宗教色彩极为浓厚,基本上都具有礼神、祀神、通神的作用,是与古蜀王国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礼仪性用器。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