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应以慈悲为怀,杀生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所以,这种行为常常被禅宗所指责和反对。禅宗主张,人人都应该富有慈悲之心,不应该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去肆意地伤害他人。
其实,禅宗的这种观念,具体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要求人们要善于替别人着想,而不是凡事都从自己的私利出发。
替别人着想,虽然只有区区几个字,但是要真正地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因为,替自己着想容易,而替别人着想却需要具有慈悲的关爱之心才行。
能否“替别人着想”,经常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马路上有一块石头,倘若肯替别人着想,就会随手将它拿到一边,免得行人被绊,或汽车碰到时伤人;进出玻璃弹簧门,在推门之后,看看后面有无人跟进,如有则挡一挡门,免得后来人被撞;坐电梯时,发现有人赶过来,不妨按住开门键,等等后上的人……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往往从这些小事上,就能看出你是否肯替别人着想。
明朝的吕坤把“肯替别人着想”视为“第一等学问”,是因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懂得一些所谓为人处世的技巧就能做到的。这是人的真品行,真性情,是任何技巧和方法都代替不了的。有钱人会善心大发,捐一所大楼或一笔巨款;政客会蹲下身子,去亲吻一个贫穷的孩子。但他们是真正在“替别人着想”,还是在“表演”,明眼人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肯替别人着想”,是毛泽东倡导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会寂寞。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就是慈悲。“肯替别人着想”的细心、耐心、关心、爱心和尊重,可以换来别人的信任和认同。把别人当做一面镜子,看看镜子里面的自己,经常自省,自检并加以改正,这样你会更加心胸开阔的为别人着想,让自己更加受欢迎。
(责任编辑:不羁 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