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精髓之一就是提倡“真善美”,这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中,“善”在我们的人际交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因此,我们对待它更是要慎之又慎,让“善”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发挥到极致。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善”呢?
第一条,人际交往要从善出发。
老子教导人们,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在善与不善上面,老子当然要人们追求的是正面。老子说的是很有哲理的,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就是这样,除了智力上有障碍的,人人都不会太傻,都分得清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自作聪明,使坏,作弄人,骗人,害人,损人,因为对方就算是最笨的人上过几次当,受过几次骗,都会觉醒过来,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你一定要从“善”出发。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那个《卖拐》的小品引人大笑,大笑以后,还可以反思一番。先是巧舌如簧地卖了拐,再是天花乱坠地卖了轮椅,再到后来行骗就麻烦了,因为人都不是傻子,而你要骗人又得挖空心思,还只是为了那么一点蝇头小利,那活得多累,多没有意义啊。这个小品很有生活气息,今天类似这样的“不善”之事、“不善”之人太多了。这个小品也很耐看,有些人际交往的道理会让人受到启发。
你再看商家们,有卖大头奶粉的,有卖死母猪肉的,还有卖含苏丹红调料的等等。你自己以为高明,善于“骗”,但是“不善”终究会被识破。在商家与顾客的人际交往上,你的“不善”必定会被识破的,会应验老子的话,天下都会知道什么是“不善”,到时候就是恶有恶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