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不听正法轻慢教,贬却金蝉重修佛:归零心态

2009-04-18 11: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张永兴
学习心态在人生中是很重要的,就如金蝉子的转世唐僧一样,不沉迷于过去,经历了八十一难后又再获成功。西游记中的学习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小的收获。

人生学无止境,每个人都必需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阻止人进步的最大敌人,不是无知,而是自满。

正所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后退。无论一个人拥有多大的成就,只要当这个人,为自己的成绩感到满足时,接下来要发生的,就是他永远的落后!

不听正法轻慢教,贬却金蝉重修佛

——归零心态——

唐僧在整部西游记中,明确记载的受难总数为九九八十一难,事实上还要更多。

其中第一难,就是金蝉遭贬。

唐僧的前世,本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名叫金蝉子,只因过于自满,不愿虚心修练,不听说法,轻慢佛教,所以被如来贬去真灵,转生东土,重新向佛。

借这一难来划分,归零心态要从两个方向切入。

一是主动归零,即心态归零。

再有就是被动归零,即东山再起。

归零心态也可以称之为空杯、谦虚的心态。在正式介入主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秀才,甚爱绘画,可是苦于身边没有高人指点,无法增进他的作画水平,于是他便周游四方,寻师学艺。

可是转眼两年过去了,他走了很多地方,也见了很多名师,却始终没有遇到他心目中认可的高人。所以,他感到非常苦恼。

有一天,他正巧路过一座寺院,因为天色已晚,所幸也就借宿其中。在与寺院方丈的交谈中,他就把自己的“遭遇”讲给了方丈。

方丈听完后说道;“我非常喜欢茶具,你既然会作画。能不能为我画一幅,关于茶艺方面的画呢?”

秀才欣然的答应了方丈的请求,在行李中拿出笔墨纸堰,刷刷几笔,很轻松的就画出了一套精美的茶具,特别是画面上方,由茶壶倾泻而下直入茶杯的水柱,简直栩栩如生。

方丈看了看,微笑着说道:“不好”

秀才有点不明白,于是便问:“哪里画得不像吗?”

方丈说:“像倒是很像,只是位置画错了,如果把茶壶画在下面,把水杯画在上面就对了。”

秀才这时,哈哈大笑,说道:“老方丈,你是不是老糊涂了,如果把茶壶放低处,把茶杯放在高处的话,还怎么往茶杯里倒茶水啊?”

老方丈这时很认真的对秀才说:“年轻人,你这不是什么都懂嘛。为什么会求不到师父呢?”

这位秀才过于自傲的心理,便是他求不到师父的主要原因,既然是为了拜师学艺,就该把自己放在求学者的位置,一味的高居不下,又怎么会把所谓的“高人”放在眼里呢。

孔子且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做为两千五百年前的儒家“圣人”,亦能有如此谦虚的学习心态,而洽洽是受益于几千年文化所熏陶的后人们,又在以何自居呢?

如果一个杯子里盛满了红酒,再想将清水注入其中,不但会使多余的“酒”与“水”共同溢出。而且,杯中所盛的液体,即不再是“红酒”也不是“清水”。

人的心态,与杯子无异,当一个人的心,就像盛满了红酒的杯子一样时,便无法接受更新思想的注入。接下来发生的,将是永远的停止,甚至永远的落后。

如果大家明白,一杯曾经沸腾过的开水,彻底的冷却后,与一杯清水没有什么可比性的话,同样,一杯曾被冰冻过的冰水,彻底溶化后也是如此。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