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人 >

孔子教您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单相思

2009-04-21 14:2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现实生活中的单相思的人要比双相思的人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理智地对待。默默地爱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俗话说得好“一家有女百家求”,不管是出色的男人还是出色的女人,都会被许多异性所追求。越是出色的人,被追求的人就越多。但是从现代婚姻和性爱道德伦理的角度来说,一个男人或女人不管多么出色,都只能满足一个异性追求者的愿望。因此除了那一个获得满足的人之外,更多的是无法获得满足的单相思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单相思的人要比双相思的人多得多,因为双相思的人只要愿望得到了满足,双相思就会消除,但是单相思往往是一生一世存在到永远。怎样处理好生活中的单相思的问题,是人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单相思有很多种,一种是不知道是否能有结果的单相思,因为不知道对方是否爱自己,担心自己的爱遭到对方的拒绝,或者是无法将自己的爱向对方表白。还有一种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爱不可能有结果却依然不能放下的单相思,比如因为双方之间有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

不管属于哪一种单相思,都可能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听天由命,一种是积极争取。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化,或者会因为新的爱情的产生而主动放弃。采取积极争取的态度,则往往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结果,有的会是好的结果,有的会是恶果。

好的结果,是最理想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可是一旦出现了坏的结果,就不但会使自己痛苦、使对方痛苦、甚至还会使更多的第三方、第四方痛苦。比如说,一个未婚者单相思一个有了孩子的已婚者,其结果可能导致相思的双方和对方的夫妻及孩子乃至双方的父母等都痛苦。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可能的恶果,又怎样才能保证单相思只有快乐和甜蜜而没有痛苦呢?我想只要我们能妥善把握好单相思的分寸,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是很困难。

古时候,为了防止没有结果的单相思的发生,只要一堵墙就可以将怀春的女子关在闺房里,可是现在即便是将人封闭在铁屋子里也关不住了,因为网络可以让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男女产生热烈的单相思。其实单相思本身并不可怕,也不需要去阻挡,我们所需要的是怎样妥善安置单相思,怎样正确对待单相思。

一个人之所以产生了单相思,肯定是因为被对方的某一点所吸引,然后激发了自己内心的爱慕之情,这与人们看到了鲜花美景而产生了愉悦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因为别人而激发我们内心的美好情感,这世界岂不变成了比天堂还美妙的世界?所以单相思本身是美好的、纯洁的,一点也不丢人。

单相思之所以会导致痛苦的恶果,关键是在单相思形成之后没有加以控制,而是任凭其无节制地疯长,比如说,其先是爱慕,然后就是追求,再然后就是渴望占有,一旦遇到无法占有的障碍,就不顾一切、甚至不择手段地去消除障碍,最最可恶的是无视对方的感受,野蛮、霸道地只求满足自己私欲的粗暴占有。这样一来,原本是激发我们美好情感的甜蜜的单相思,就变成了践蹋别人情感的野蛮罪恶了,这就完全变质了。

也许有人会说,形成了单相思之后,想获得对方的爱,并没有什么错呀,如果不能获得对方的爱,单相思的人该有多么痛苦,多么怨恨?不错,一旦形成了单相思,能获得对方的爱固然是最理想的结局,不能获得对方的爱,难免会感到痛苦,感到怨恨,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但是,单相思即便不能获得对方的爱,就一定要难受?一定要怨恨吗?难道就不可能感到幸福快乐吗?我看也不尽然。

《论语》中记录了一段子贡与孔子谈论伯夷、叔齐的对话,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思是说:“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怨恨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会怨恨呢?”

伯夷、叔齐是兄弟而人,他们先是为了礼让对方继承王位而逃离故乡,随后为了不去新政府里去当官,宁愿饿死在荒山上。这样的结局当然是不理想的,甚至是痛苦凄惨的,但是对于追求仁德的伯夷、叔齐来说,他们得到了他们追求的仁德,孔子认为他们没有什么好怨恨的。

单相思也是这样,能够默默地爱一个人,不管是在近处与对方相处,还是在远远地关注着对方,都是一种快乐,就像欣赏一朵花、一幅画、一片美景,为什么一定要占有对方才能觉得是快乐呢?如果能获得对方的回应,固然最好,即便对方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又好比我们欣赏一个美丽动人的影视明星,我们赞赏她的美貌、欣赏的演艺、关注她的喜怒哀乐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占有她,但我们一样感到愉悦、快乐、充实、兴奋,我们也没有任何怨恨。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