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学文化经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今天的中国更加随着人们对“国学启蒙运动”的关注,掀起学习《论语》《三字经》和古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不少幼儿园和小学开设传统国学课。在富裕的广东省广州市的高级住宅区,很多5岁左右的小孩子在所谓的“私塾”里学习《论语》和《孟子》。在东北的辽宁省大连市,有1/4的中小学校开展了国学教育。全中国的城市似乎都在开展同样的活动。目前,北京市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幼儿园和小学开设了古典教育课。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份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幼儿阶段进行古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从小就激发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从中感受国学精髓的千古之美。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以前,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古诗过程中经常出现:孩子虽小,但是会背的古诗可不少,可是背得快忘记的更快。究其原因:教师指导幼儿学习古诗的方法与中小学生基本相同,主要为朗诵、配乐朗诵、古诗配画、解读。而针对学龄前幼儿的年龄与学习特点,这样的学习方法就必然造成以上现象。其实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古诗时可以寻找一些更适合学龄前幼儿认知习惯的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更加灵活、富有趣味性的主动学习。
幼儿的古诗教学中重难点主要是:使学生真正了解诗意,在头脑中影像出如诗的画面,来感受诗人的情怀,从而喜欢古诗,并且掌握学习古诗的一些基本方法。最近班级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与幼儿一同探索出几种学习古诗的趣味教学法,使幼儿置身于美丽的心灵环境中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