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人们经常说,某人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才做出了失去理智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爱情是人类所有感情中最强烈的一种,古人早就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不过,可以理解的事未必都是可取之事,因此探讨一下怎样在恋爱中保持清醒的问题,实在很有必要。
怎样才能算是保持清醒呢?孔子在《论语》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书中写道,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意思是说,子张问怎样才算明智。孔子说:“如果像水一样不经意间传来的谗言和让你有切肤之痛的诽谤,在你那里都不起作用,就说明你是一个明智的人了。”
一个人如果在热恋中依然能够做到保持明智,那么完全可以算是一个能在恋爱中保持清醒的人了。
在恋爱中不能保持清醒的,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听到关于恋人的闲言碎语不能保持清醒。恋爱中的人通常都特别敏感,尤其是对于与恋人有关的一切信息往往都会敏感到“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一些捕风捉影的、毫无根据的闲言碎语、也会引起恋人的极大反应。比如说,偶尔听说恋人曾经跟谁好过、恋人跟谁比较接近、谁也在追求恋人、恋人曾跟谁去什么地方吃过饭、恋人曾经跟谁在雨中合撑过一把伞等等。甚至连恋人与异性同事、熟人、邻居的正常交往,也会被误解为是对爱情的背叛。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对恋人不能保持清醒,仿佛是被恋人催眠了一般,恋人说什么自己都相信,甚至恋人在诋毁自己的亲人也觉得肯定是自己的亲人错了,恋人没有错。明明是恋人在破绽百出地欺骗自己,还是宁可被骗也不怀疑恋人。中国经典的兵书孙子兵法上之所以会有一条“美人计”,也许正是看准了人性的这一弱点而设计的。
“冲动是魔鬼”,在恋爱中的人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管是对于“像水一样浸润而来的谗言”,还是对于“切肤之痛的诽谤”都要能冷静对待,不要冲动起来,不假思索地就轻信,一切要讲究证据和确认。
曾经有这样一对夫妻,两人都属于O型血,可是生出来的儿子却是B型血。夫妻俩都说是妇产医院把别人家的孩子错换成了自己家的孩子,但是医院却通过严格的管理程序介绍,证明绝对不可能搞错。那么剩下的唯一可能,就是妻子和其他男人生出了这个孩子。但是妻子宣称绝无此事。
丈夫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不能保持清醒,绝对无法相信妻子是清白的,如果再加上妻子以前曾经被其他男人追求过,或者与单位里某位男同事比较接近,或者与其他某种关系的男性有交往,那么这位妻子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幸好丈夫始终能保持清醒,坚持相信科学论证,于是三个人一起去做了DNA鉴定,鉴定结果证明,这个孩子就是夫妻两人的亲生孩子。那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违反科学常规的现象呢?两个O型血的人怎么会生出B型血的孩子呢?
经过血液专家的进一步调查研究才发现,问题出在孩子的父亲身上,他属于假性B性血,因为他的显示B血型的基因出现了病变,在检验血型的时候,无法显现出来,所以被误判为O型血。
如果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搞不好,这样的误会就会引起一场天大的悲剧。只是这样的误会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更多的误会是无法通过科学验证的方法去搞清楚的,甚至是不方便去查证的。在那样的情况下,就更加需要保持清醒,对于那些负面的东西,要坚持“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不要为自己找不开心,也不要去找恋人的不开心。
对于许多过去曾经发生的不愉快的负面的东西,即便是真的,也宁可选择不去相信,不曾发生。这不是甘愿做鸵鸟,而是坚持对恋人宽容的精神。比如说,对于许多人非常关注的处女膜问题,处女膜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因为性,也可能不是因为性,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是把恋人往好处想,还是往坏处想,不但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也决定了恋人的快乐和幸福。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